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目的与方法、证明与裁判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敏远教授关于案件事实与证据问题的长文《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以下简称“王文”),运用哲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在诉讼程序与案件事实之间建立“可操作性标准”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该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这样的作用:首先,推动证据学研究的理性化发展。
作者
刘荣军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证明标准
研究方法
证据制度
诉讼程序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1
1
周洪波.
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之争中的四大误区[J]
.清华法学,2008,2(5):119-139.
被引量:21
2
涂纪亮.
弗莱格的语言哲学及其对分析哲学的影响[J]
.哲学研究,1983(11):32-38.
被引量:5
3
陈保亚.
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语言观分析[J]
.哲学研究,1997(3):47-54.
被引量:10
4
严存生,王海山.
“法律事实”概念的法哲学思考[J]
.法学论坛,2002,17(1):5-12.
被引量:10
5
王晓.
事实的法律追问——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阐释[J]
.浙江学刊,2004(6):194-197.
被引量:5
6
张继成.
对“科学的刑事证明理论”的哲学、逻辑学批判[J]
.法学研究,2004,26(6):108-110.
被引量:7
7
吴宏耀.
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J]
.法学研究,2004,26(6):110-112.
被引量:5
8
卞建林.
刑事证明观的重建与诉讼模式的转型[J]
.法学研究,2004,26(6):114-115.
被引量:3
9
陈卫东.
诉讼中的“真实”与证明标准[J]
.法学研究,2004,26(6):116-117.
被引量:8
10
汪建成.
刑事证据理论的哲学基础[J]
.法学研究,2004,26(6):117-1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嫣红.
纯粹程序正义与我国的审判制度——《正义论》的启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93.
2
马永平.
证据法学的观念启蒙与方法更新——评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对案件事实及证据的哲学和历史学分析》[J]
.研究生法学,2017,32(1):144-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胡进.
视频侦查行为的证据法域考察[J]
.天津法学,2023,39(1):61-67.
1
郝明金.
司法的目的与方法[J]
.山东审判,2005,21(5):6-12.
被引量:4
2
连巍颖,郭俊鹏.
法律职业理性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z1):54-55.
3
康永恒.
善意取得制度如何评判“善意”[J]
.前沿,1999(10):37-40.
被引量:2
4
李军,蒋兰香.
宪政视阈下比例原则的演进[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6):43-46.
被引量:2
5
颜万发.
公共利益:一个行政法的目的与方法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2005(3):121-126.
被引量:6
6
春.
日本企业在海外设置研究所的目的与方法[J]
.日本研究,1993(3):6-6.
7
苗梅华.
市民社会的理性化发展与法治秩序建构[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6):117-118.
8
葛洪义.
目的与方法:法律价值研究论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2):3-9.
被引量:21
9
苏莉亚·尼亚孜.
公民参与在我国政府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困境和对策[J]
.魅力中国,2014(19):38-38.
10
张全民.
试论沈家本汉律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135-139.
法学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