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 ,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推动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在内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变迁过程 ,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 ,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作者
张昌林
机构地区
枣庄学院政法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33-35,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继承
创新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 新版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516.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1993.
3
(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 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十八卷 第18集[M],1964:912页.
同被引文献
21
1
黄志恒.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3):1-3.
被引量:2
2
张华军,何忠国.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3):5-8.
被引量:12
3
赵成,梁树发.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23-28.
被引量:9
4
靳义亭.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2):111-112.
被引量:2
5
庄前生.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60-65.
被引量:4
6
李崇富.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66-73.
被引量:10
7
韩振亮.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37-41.
被引量:3
8
祝黄河,张吉雄.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J]
.社会主义研究,2006(4):3-7.
被引量:5
9
李克敏.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4):151-152.
被引量:3
10
姜建成.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性标志[J]
.学习论坛,2007,23(5):37-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苗锋.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94-94.
2
钢花.
劳动者是内蒙古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J]
.全国商情,2009(8):120-121.
3
周利生,祝黄河.
现状与展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6):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饶志华.
邓小平“处理国际问题要非常冷静”的论断及启示——基于复杂性科学视野[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5):9-13.
1
高燕.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J]
.魅力中国,2013(5):39-40.
2
刘颖.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20-121.
3
何小平.
戈尔巴乔夫的“社会政策”评介[J]
.俄罗斯研究,1987(3):58-60.
4
王绍印.
劳教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
.中国司法,2012(4):42-44.
5
何小平.
戈尔巴乔夫的“社会政策”评介[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87(2):24-27.
6
坚持党史工作的科学性[J]
.湘潮,1990,0(6):1-1.
7
朱地.
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关于处理我国社会内部矛盾问题的思路[J]
.科学社会主义,1998(2):34-40.
8
孙健,刘芳.
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辨析[J]
.理论与改革,1991(1):13-16.
9
袁金辉.
论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3):29-31.
被引量:7
10
袁红玲.
校园屠童极端暴力犯罪原因及对策[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1):58-64.
被引量:4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