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江南轴心期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生成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民族在轴心期 (约西周至战国前后 )最重要的精神觉醒是“人兽之辨” ,即由于意识到人与动物的不同而把自身从它与自然的原始混沌中区分出来。江南轴心期所带来的最根本的精神觉醒则是唤醒了个体的审美意识 ,它使人自身从先秦以来的伦理异化中摆脱出来并努力要成为自由的存在。与轴心期一样 ,这同样是生命在巨大的悲剧与苦难经验中的产物。中国民族的审美精神是在江南文化背景中生产出来的 ,如同轴心期的诸子哲学一样 ,它构成了这个民族一切审美活动的“原本”与“深层结构”。以后大凡真正的或较为纯粹的中国审美经验 。
作者 刘士林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20-124,共5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德]雅斯贝尔斯.《轴心期》[J].《史学理论》,1988,(1). 被引量:1
  • 2李学勤,徐吉军主编..长江文化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362.
  • 3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83.
  • 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2.
  • 5刘士林著..中国诗哲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269.
  • 6刘士林,万宇著..江南的两张面孔[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83.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