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
被引量:
6
How to foster the innovative persons in U.S.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愈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政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鼓励学术界开展旨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研究美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措施和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
唐黎标
机构地区
州市东新路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27期32-33,共2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
创新人才
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
教学大纲
培养机制
办学形式
中小学
分类号
G639.7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2061计划》.2061年是哈协彗星下一次回归地球附近的年份,以此命名该计划,表明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教育改革的任务[Z].,..
被引量:1
2
.特许学校.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一种实践模式,是由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在政府相关法律许可下开办的公立学校,享受其他公立学校相同的政府经费支持[Z].,..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元亮.
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13-15.
被引量:1
2
赵家俊 ,左宗文 .
日本职业教育中“独创”课程及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5):52-53.
被引量:3
3
王成军,赵耀军,关辉.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4(10):26-27.
被引量:5
4
蔡珊珊,李锐锋.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2):149-150.
被引量:4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19.
被引量:231
6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4-162.
被引量:52
7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8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被引量:3
9
唐景莉.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4-12-03.
被引量:2
10
珍妮特.沃斯,戈登. 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马宏峰,王永杰.
浅议创新型人才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
被引量:2
2
陈新忠,李忠云.
新时期高校人才能力培养浅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20-21.
被引量:1
3
张芳,马宏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7(5):39-40.
4
赵恒平,龙婷.
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
.继续教育研究,2007(4):140-141.
被引量:5
5
徐浩军,程礼,刘东亮.
军队院校航空保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创新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63-65.
被引量:2
6
熊国富.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科教导刊,2011(25):154-15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梁红静.
浅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7):103-104.
被引量:1
2
冼广铭,曾碧卿,冼广淋.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09(4):242-243.
被引量:15
3
闫丽云.
国有企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构建[J]
.现代企业教育,2010(16):81-82.
被引量:2
4
田起宏,韩笑,雷涯邻.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82-85.
被引量:22
5
雷兵,王省书,战德军.
《军用光电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63-65.
被引量:1
6
张琳,马海英,高峰.
构建基于新装备教学的院校装备管理新机制[J]
.装备学院学报,2012,23(5):63-65.
被引量:2
7
田起宏,韩笑,雷涯邻.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
.成才之路,2015,0(17):1-3.
8
田起宏,韩笑,雷涯邻.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
.成才之路,2016,0(25):1-3.
9
李小侠,陈忠.
工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探索[J]
.科学咨询,2019,0(42):28-28.
被引量:3
10
尹冬雪,姬江涛,李心平.
“互联网+新农科”助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
.大学(社会科学),2021(10):17-19.
被引量:8
1
王成启,王樱.
高校实验室管理与科学使用——以成都大学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3):194-195.
2
赵金安,樊铮玉.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45-46.
被引量:3
3
雷培梁,连莲.
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J]
.复旦教育论坛,2009,7(6):72-75.
被引量:41
4
赵鸣.
谈谈毕业教学中的素质培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1):78-80.
5
马靖.
双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1):65-65.
6
何春保.
农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初探[J]
.中国建设教育,2014(3):31-33.
被引量:1
7
谭辉平,朱雪梅.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质量之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启示[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54-56.
8
黎明.
围绕学校培养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1,11(3):38-41.
9
朱平,李传刚.
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资源整体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管理启示[J]
.职业时空,2009,5(8):30-31.
被引量:6
10
戴者华.
佳木良禽两相宜——加拿大吸引人才的主要措施和经验[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2):8-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