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信念伦理滑向责任伦理的真实书写——刘醒龙小说片论
被引量:1
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8,共2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共引文献23
-
1迟海凌.对刘醒龙小说创作理想的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1):81-82. 被引量:1
-
2龙彦竹.一首生命的赞歌:对刘醒龙小说《天行者》的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1):83-84.
-
3隋岩.世纪之交的平民化文学创作倾向[J].文艺评论,1999(5):43-54. 被引量:2
-
4刘海玲.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与小说原著的互文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7):1-2.
-
5尹传兰,李秀云.乡土情结孕育的艺术之花[J].戏剧文学,2005(9):83-86.
-
6王文初.论世纪之交湖北作家的文化心态[J].江汉论坛,2006(8):124-128.
-
7覃碧卿.刘醒龙《分享艰难》对时代艰难的良知抒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25-126.
-
8曹赟,曹吉云.论刘醒龙小说的叙事理想[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5):52-56.
-
9鲍婷.新中国“工业小说”的现代性及其走向[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2):40-43. 被引量:1
-
10李勇.在“现实”与“观念”之间——论1990年代的乡村小说叙事格局[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1):140-144. 被引量:2
-
1符鹏.责任的重负——哈姆雷特的伦理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4):30-33. 被引量:1
-
2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J].文学评论,1998(4):43-53. 被引量:60
-
3沈嘉达.生涩的蜕变——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描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11-14.
-
4马航飞.论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叙事伦理[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3):5-10. 被引量:7
-
5董元兴,李慷.刀锋上行走的毛姆与神义论的难题——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视角解读拉里的自我完善之路[J].外国语文,2011,27(5):14-16. 被引量:2
-
6王晓渔.当代中国文学为何退出公共领域[J].江苏社会科学,2008(6):143-146. 被引量:2
-
7李明清.革命历史叙事范式的转换——兼论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36(1):55-62.
-
8石瑾.关于刘醒龙小说研究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5,0(4Z):40-40.
-
9樊敏.谈中国长篇小说写作的新突破——读刘醒龙小说《圣天门口》[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83-84.
-
10管怀国.战争·人性·责任伦理——对迟子建《伪满州国》中日本人命运的一种审视[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