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移五官之感 觉风土人情——芦焚小说中“移觉”的运用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7年5月,《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在沪揭晓,年仅27岁、从文不过五年的芦焚凭借小说集《谷》脱颖而出,和当时已经名声大作的剧作家曹禺、散文家何其芳一齐登上了领奖台。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份幸运没能给作家带来一生耀眼于文坛的光环,然而当我们怀着审美的心境走进芦焚的小说世界——无论是色彩斑斓的邻里乡间,还是命运多舛的中原小城——那份对风土人情纯熟精致的描绘都直接体现了作家对语言文字的综合驾驭能力。评论家们曾把“织绘能手”的雅号赠予芦焚,在诸多可圈可点艺术特色中,芦焚融合了“移觉”(即通感)的描写常常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有情有景,妙合无限”的美感。……
作者 黄景誉
机构地区 上海卫视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6,41,共2页 Rhetoric Learn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刘西渭.沈从文.《读(里门拾记)》,《师陀研究资料》,205页,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被引量:4
  • 2《通感》.钱钟书.引自《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被引量:1
  • 3苏轼.《前赤壁赋》.,.. 被引量:3
  • 4《论通感—兼论修辞的心理基础》,秦旭卿.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