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刍议
被引量:
6
On Combinative Law of Prescription in 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杨威
孙明杰
于友华
王燕平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49-50,73,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1990 5 44 )
关键词
脾胃论
李东垣
方剂配伍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3
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被引量:20
2
朱晓冬,杨士信.
浅析《脾胃论》补脾胃升阳法的用药特点[J]
.黑龙江中医药,1994,23(1):7-8.
被引量:3
3
丁世芹,刘善锁.
补气升阳是补土派的主要治法——李杲学术思想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2):101-102.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6
1
彭纪临,胡娜,张光奇(指导老师).
李东垣升阳法及其应用概述[J]
.河北中医,2006,28(7):524-525.
被引量:2
2
余小波.
浅论补中益气汤的截断作用[J]
.江西中医药,2007,38(2):25-26.
3
李文,封士兰.
葛花解酲汤的提取工艺优选[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7):27-29.
被引量:4
4
韩力,潘永福,蔡淦.
李东垣脾胃学说指导大肠癌术后的临床辨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9):27-28.
被引量:4
5
吴海淮,敖继华.
升脾阳与养胃阴之我见[J]
.四川中医,2010,28(11):34-36.
被引量:4
6
霍杨,邓森涛,杨旸,刘杨,翟慕东.
论太阳病与太阴病的关系[J]
.广西中医药,2010,33(6):44-45.
被引量:1
7
张晓天.
健脾化痰方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治未病思想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9):91-92.
被引量:13
8
孙学惠,史国兵,赵庆春,赵明宏,韩冰.
葛花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药师,2011,14(7):973-975.
被引量:7
9
郭乃刚,黄福斌.
东垣升阳除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73-174.
被引量:7
10
于月书.
《名医类案》中补中益气汤治验臁疮赏析[J]
.河南中医,2013,33(3):347-34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0
1
焦树德.
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2004,26(7):485-488.
被引量:6
2
张林国,赵瑞荣,马立东.
胃痞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名研究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4-5.
被引量:8
3
朱晓冬,杨士信.
浅析《脾胃论》补脾胃升阳法的用药特点[J]
.黑龙江中医药,1994,23(1):7-8.
被引量:3
4
韩先知.
脾胃阴阳调理之应用[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3):34-35.
被引量:1
5
陈宝树.
加减枳实消痞汤治疗痞满证120例临床小结[J]
.福建中医药,1996,27(1):5-6.
被引量:4
6
范春绮.
治疗脾胃病贵在调气[J]
.黑龙江中医药,1996,25(5):1-4.
被引量:1
7
董尚朴.
李杲脾胃论病机论点对《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挥[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65-966.
被引量:14
8
刘洪岩,孟宪亮.
《脾胃论》风药应用探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6):369-370.
被引量:23
9
李东垣.兰室秘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
被引量:16
10
李东垣.脾胃论[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彭纪临,胡娜,张光奇(指导老师).
李东垣升阳法及其应用概述[J]
.河北中医,2006,28(7):524-525.
被引量:2
2
卫向龙,莫楠.
《脾胃论》药物性味配伍法探析[J]
.中医学报,2010,25(2):355-356.
被引量:4
3
卫向龙,许二平.
《脾胃论》甘苦配伍法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
被引量:11
4
杨桢,梁军,高媛,高琳.
李东垣消痞丸治疗痞满证209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2-84.
被引量:12
5
郭敏,陈宝贵.
《脾胃论》中相关方剂的描述性统计[J]
.现代中医药,2017,37(4):92-95.
被引量:3
6
侯王君,高媛媛,庄贺,庄慧魁,薛一涛,刘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脾胃论》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6):1182-118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钟海森,夏中尚,赵芳慧,陈章美,覃骊兰,梁云飞,黄志云,邓家刚,侯小涛,郝二伟,杜正彩.
《中国药典》治疗跌打损伤中药及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3):5-12.
被引量:7
2
曹静,李秀琴.
李秀琴老中医论健脾升阳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364-365.
被引量:1
3
刘银伟.
简释“脾色必黄,瘀热以行”[J]
.河南中医,2012,32(2):136-136.
4
柯美华.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85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9):736-737.
被引量:7
5
杨攀,袁振仪.
李东垣制方用药特点及其临床运用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30-132.
被引量:4
6
杨天仁,刘云平,耿爱春.
《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12,29(6):104-106.
被引量:13
7
闫景东,杨素清,王松岩.
杨素清教授治疗湿疹的经验[J]
.中医药学报,2012,40(6):87-89.
被引量:5
8
丘革新.
滋阴养胃汤治疗痞满胃阴不足证50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62-63.
被引量:2
9
陈毅菁,崔闽鲁.
痞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13,12(6):63-65.
被引量:7
10
阮庆文,冼启彪.
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3):89-90.
被引量:3
1
耿耘,谢文光,孙龙川.
滋阴清热方剂配伍规律初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5(1):30-32.
2
刘吉祥,杜雨茂.
试论吴鞠通运用经方治疗温病的指导思想及规律[J]
.陕西中医,1989,10(11):504-505.
被引量:1
3
罗佳波,余林中,谭晓梅.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思路[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48-48.
被引量:16
4
胡臻.
土疏泄 苍气达──李杲治郁规律探讨[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15(3):1-2.
被引量:3
5
方宏林.
浅析消渴“以肾为本”[J]
.河北中医,2002,24(11):863-864.
被引量:1
6
欧阳俊,欧阳坤根.
略论李东垣“阴火”学术思想[J]
.中医杂志,2009,50(S1):34-35.
被引量:2
7
赵振霞,赵振敏,田玉慧.
中医辨治骨质疏松症体会[J]
.河南中医,2015,35(7):1480-1482.
被引量:3
8
郑红,肖林榕.
金元四大家治痹浅谈[J]
.福建中医药,2000,31(3):47-48.
被引量:3
9
王棣洲.
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J]
.陕西中医,2001,22(3):179-179.
10
满都拉,德·呼格吉乐图.
蒙西医结合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原则[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版),2003,13(1):1-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