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今日国土》
2004年第8期21-24,共4页
China Territory Today
同被引文献35
-
1李国蓉,王震声.借鉴国外经验 加速资源型城市发展[J].中国矿业,2004,13(7):28-30. 被引量:9
-
2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J].城市规划,1978,2(1):1-9. 被引量:23
-
3聂华林,王宇辉.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4(4):16-18. 被引量:10
-
4杨培峰.工业区生态规划浅析[J].工业建筑,2004,34(8):1-3. 被引量:6
-
5孟凡生,王超.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7-89. 被引量:15
-
6万会,沈镭.矿业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资源科学,2005,27(1):20-25. 被引量:36
-
7齐建珍,白翎.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研究[J].辽宁经济,2003(12):4-7. 被引量:5
-
8韩凤朝.衰退产业调整: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2):163-165. 被引量:3
-
9李晶.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J].资源.产业,2005,7(4):4-8. 被引量:24
-
10沈镭,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J].经济地理,1998,18(2):41-45.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5
-
1王丽,李维涛.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区改造思想及技术策略[J].山西建筑,2006,32(2):18-19. 被引量:4
-
2陶晓燕.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江苏商论,2008(2):144-145. 被引量:7
-
3伏虎.资源型地区界定标准及其类型划分的定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10):66-69. 被引量:1
-
4李矿,屈志鹏,朱正坤.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淮北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1S):49-50.
-
5姜国新,刘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系统动力模型构建与仿真——以阜新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6):1-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雍鹏,王健伟.浅谈城市工业区建设规模决定因素——以内蒙古达拉特旗工业区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07(03X):26-26.
-
2吴峰.天津废旧厂房地块的重新规划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22):52-53.
-
3卢春莉,郝玉峰,孙林.城市工房的色彩效应[J].山西建筑,2008,34(36):10-12.
-
4孙云鹏,任学慧.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唐山市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105-106. 被引量:3
-
5卢艳丽,丁四保,王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6):518-521. 被引量:4
-
6王军,耿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1):46-49. 被引量:9
-
7邢新华.浅议资源型城市的低碳生态化建设——以枣庄中心城区为例[J].中外建筑,2013(1):74-76. 被引量:1
-
8吕鹏,张志杰.我国资源型企业困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3,15(5):33-37. 被引量:6
-
9耿杰,徐静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产业转型研究——以唐山为例[J].商,2014(14):162-162. 被引量:1
-
10周博.主成份分析法在接替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以铜川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10X):82-83.
-
1秦婉欣.鲁尔区经验:在发展和环保间寻找平衡——访德国鲁尔区经济促进局局长拉斯姆斯C·贝克[J].经济,2016(21):90-91. 被引量:1
-
2李晟晖.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02(10):32-33.
-
3倪健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0(11):43-44. 被引量:6
-
4李晟晖.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J].国土经济,2002(9):44-46. 被引量:11
-
5王维平,王彦涛,张番红.部分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概述[J].宏观经济管理,2011(10):70-72. 被引量:1
-
6朱佳佳.从德国鲁尔区的复苏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经济前沿,2003(11):20-21. 被引量:12
-
7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5,5(2):8-12. 被引量:4
-
8刘勇.切实把握七大关系[J].瞭望,2003(35):30-31.
-
9李红卫.资源型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50-154. 被引量:3
-
10白福臣.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J].经济师,2006(8):91-92.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