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建筑师》
2004年第4期105-106,共2页
The Architect
同被引文献17
-
1吴良镛.林徽因的最后十年追忆[J].建筑创作,2004(5):101-105. 被引量:8
-
2周晓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4(6):94-98. 被引量:28
-
3李蕾.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理论述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4):144-147. 被引量:3
-
4陈学勇.岂止是说建筑——读林徽因一篇建筑佚文[J].现代中文学刊,2015(6):101-105. 被引量:4
-
5王骏阳.“建构”与“营造”观念之再思——兼论对梁思成、林徽因建筑思想的研究和评价[J].建筑师,2016,0(3):19-31. 被引量:15
-
6江嘉玮.“邻里单位”概念的演化与新城市主义[J].新建筑,2017(4):17-23. 被引量:17
-
7许皓,李百浩.思想史视野下邻里单位的形成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4):39-45. 被引量:14
-
8郭丽芬.林徽因与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0)[J].艺术教育,2019,0(11):268-270. 被引量:1
-
9刘亦师.“局外人”:19、20世纪之交英国“非国教宗”工业家之新村建设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J].建筑史学刊,2021,2(1):131-144. 被引量:6
-
10钱毅.梁思成与林徽因抗战期间在昆明的建筑活动[J].建筑史学刊,2021,2(2):104-116. 被引量:5
-
1窦武.北窗杂记(九十七)[J].建筑师,2006(5):105-107.
-
2窦武.北窗杂记(八十七)[J].建筑师,2005(1):100-101.
-
3李嘉瑶.课堂教学杂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5(7):8-9. 被引量:21
-
4窦武.北窗杂记(一一六)[J].建筑师,2009(6):100-104.
-
5窦武.北窗杂记(八十九)[J].建筑师,2005(3):116-118. 被引量:1
-
6窦武.北窗杂记(一○○)[J].建筑师,2007(2):102-105.
-
7窦武.北窗杂记(九十六)[J].建筑师,2006(4):107-109.
-
8窦武.北窗杂记(一二六)[J].建筑师,2011(4):100-102.
-
9孙雪燕.杂记——班级管理的好帮手[J].课外阅读(中),2011(2):239-239.
-
10窦武.北窗杂记(一三○)[J].建筑师,2012(2):9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