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19,共2页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
参考文献3
-
1谢鸿光,文兼武主编..中国小康之路[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634.
-
2张文彤.SPSSI1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3冯立天,戴星翼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87.
同被引文献19
-
1黄祖辉,王敏,宋瑜.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村庄微观角度的一个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21(3):75-84. 被引量:51
-
2尚正永.甘肃省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169-173. 被引量:6
-
3辛贤,毛学峰,罗万纯.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05(9):4-9. 被引量:59
-
4陈宁,孙兴全.人类生活大系统与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0):80-82. 被引量:5
-
5陈仲常,臧新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与跨区流动度的估量[J].经济问题,2006(1):49-51. 被引量:12
-
6邢占军.城乡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研究初探[J].社会,2006,26(1):130-141. 被引量:58
-
7秦奋,李建忠.固始县农民工流动时空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43-46. 被引量:3
-
8刘晓昀,钟秋萍,齐顾波.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及东西部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7):76-80. 被引量:19
-
9广东省统计局.1980-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M].广州:广东统计年鉴出版社,1980-2008. 被引量:1
-
10李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收入分配格局研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080311_53694.htm.2008-03-11. 被引量:1
-
1王威,周长城.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J].计划与市场,2001(9):28-29. 被引量:3
-
2符想花.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10,27(1):64-67. 被引量:11
-
3程春霞.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福建省地级以上城市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5,21(06X):54-55. 被引量:5
-
4梅姝娥,仲伟俊,胡义东.“二次创业”阶段我国高新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4,17(4):15-19. 被引量:12
-
5康涛,刘冬梅,陈永青.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0,20(3):74-77. 被引量:9
-
6刘殿臣,闫彩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度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09Z):347-348. 被引量:4
-
7彭攀.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4,20(6):71-71. 被引量:4
-
8秦喆,王成鑫.国家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5(5):214-216. 被引量:1
-
9须明.中国尽早加入TPP利大于弊[J].开放导报,2013(5):7-8. 被引量:3
-
10马艳锋,吴昊.我国居民消费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99-10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