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34,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5
-
1王素英,张红梅,李东方.稀土元素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生长特性及抗生物因素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1993(4):25-28. 被引量:2
-
2冉勇,刘铮.外源稀土在我国主要土壤中化学形态的研究[J].稀土,1993,14(2):31-35. 被引量:18
-
3徐新宇,付洪斌,张玉梅,朱永懿,陈景坚.含稀土复合肥料肥效及其增效作用的研究[J].稀土,1993,14(5):45-52. 被引量:13
-
4徐新宇,张玉梅.含稀土复混肥料──I配方的研制[J].磷肥与复肥,1995,10(3):61-65. 被引量:5
-
5徐新宇,张玉梅.含稀土复混肥料──Ⅱ肥效试验与示范[J].磷肥与复肥,1995,10(4):51-56. 被引量:5
-
6高兆华,孟玉秀,陈清,任淑英,汤锡珂,苏德昭,高俊全,徐春兰,祝孝丰,张填,钟琛,白继昌,刘金荣,马慧君.我国不同类型稀土矿区环境卫生学调查──矿区农民自然生活环境和头发中稀土水平[J].环境科学,1995,16(4):78-82. 被引量:16
-
7徐新宇,张玉梅,朱永懿,陈景坚.含稀土复混肥料──Ⅲ增效机理初探[J].磷肥与复肥,1996,11(1):46-50. 被引量:1
-
8王亚莉,王景晨,肖琳,王学增.稀土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土壤肥料,1997(2):35-36. 被引量:3
-
9成绍鑫,孙淑和,吴奇虎.国内外腐植酸类产品开发和应用的新动向[J]腐植酸,1989(03). 被引量:1
-
10邢素芝,汪建飞,张雪.稀土农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12(4):46-4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4
-
1徐新宇,张玉梅.含稀土复混肥料──Ⅱ肥效试验与示范[J].磷肥与复肥,1995,10(4):51-56. 被引量:5
-
2徐新宇,张玉梅.含稀土复混肥料中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1996,11(6):65-67. 被引量:1
-
3童朝阳,邹永久,韩丽梅,傅慧兰,鞠会艳.连作大豆专用肥配方初探[J].吉林农业科学,1997,22(2):37-42. 被引量:1
-
4陈清硕,张明群.稀土农用技术开发研究的方向[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5(2):8-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孟韵,王犇,段春生,李增新.稀土肥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5,34(5):15-16. 被引量:6
-
2徐新宇,张玉梅.含稀土复混肥料中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1996,11(6):65-67. 被引量:1
-
3郭大鸣,陈建国,李晶,高雁军.常乐益植素叶面喷施番茄对不同生育期的影响[J].现代农业,2008(1):21-23.
-
4刘武仁,张雪清,李勇,李玉辉.包裹型玉米专用长效复合肥的应用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9,24(5):31-34. 被引量:2
-
5陈建国,郭大鸣.叶面喷施常乐-益植素对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39-40.
-
6黄朋勉.新型稀土碳铵复混肥的制备及应用[J].磷肥与复肥,2001,16(3):60-61. 被引量:1
-
7黄朋勉.新型稀土碳铵复合肥的制备及应用[J].湖北化工,2001,18(3):36-37.
-
8王少先,彭克勤.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及机理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2,6(1):66-69. 被引量:13
-
9张淑香,彭德良,张东升,朱知运,王秀芳,王雅维,刘利民,马玉新.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2(6):18-23. 被引量:6
-
10王咏梅,赵仕林,赵凡,李可,廖洋,杨丽雪.农用稀土肥料对环境影响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202-205. 被引量:14
-
1万强,宁加贲,刘穗.含稀土复合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J].稀土,1994,15(5):65-67. 被引量:3
-
2万强,宁加贲,刘穗.含稀土复合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磷肥与复肥,1994,9(2):80-80. 被引量:1
-
3徐新宇,付洪斌,张玉梅,朱永懿,陈景坚.含稀土复合肥料肥效及其增效作用的研究[J].稀土,1993,14(5):45-52. 被引量:13
-
4万强,宁加贲,刘穗.含稀土复合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总结[J].化肥工业,1994,21(3):36-3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