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门巴族藏族宗教文化交流
被引量:
4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门巴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宗教、习俗等领域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宗教文化的交流,在门藏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彼此的文化相互产生影响和渗透。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门巴族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藏族,人口少,居住地域小。
作者
陈立明
机构地区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副教授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China Tibetology
关键词
门巴族
藏族
宗教文化交流
本教文化
文化结构
教理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B92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91
1
周云水.
论西藏勒布门巴族文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思考[J]
.西藏发展论坛,2008(1):49-53.
被引量:1
2
高丙中.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海外民族志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意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6.
被引量:32
3
吕昭义.
关于中印边界东段的几个问题[J]
.历史研究,1997(4):73-90.
被引量:22
4
克.冯.菲雷尔-海门道夫,陈乃文.
尼泊尔夏尔巴人的氏族及其功能[J]
.世界民族,1987(5):58-62.
被引量:3
5
陈立明.
兴边富民行动与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6-11.
被引量:8
6
伍昆明.
英印政府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与九世班禅赴印[J]
.民族研究,1999(1):81-90.
被引量:6
7
于乃昌.
珞巴族三大史诗[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4):23-27.
被引量:3
8
陈立明.
门巴族生殖崇拜文化探析[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3):10-16.
被引量:5
9
吴从众.
解放前门巴族的封建农奴制度(上)[J]
.西藏研究,1986(1):50-60.
被引量:2
10
吴从众.
解放前门巴族的封建农奴制度(下)[J]
.西藏研究,1986(2):81-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靳坤.
门巴族研究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36-42.
被引量:1
2
乔永春.
近三十年来国内门巴族文化的研究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3):22-29.
被引量:1
3
马小燕.
50年来我国门巴族、珞巴族研究综述[J]
.西藏研究,2015(5):111-120.
被引量:3
4
王启龙,赵勇.
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景[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6):99-11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赵勇.
海门道夫关于珞巴族阿帕塔尼人研究的价值分析[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5):92-97.
被引量:1
2
张永铭,刘晋.
藏南珞隅地区济罗山谷和珞巴族阿帕塔尼人调查[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5):82-91.
被引量:1
3
向小雪,杜慧敏,宇克莉,郑连斌.
门巴族、珞巴族与夏尔巴人身体成分特点及比较[J]
.人类学学报,2021(1):109-117.
被引量:3
4
洛桑泽仁.
珞巴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变迁与传承策略研究[J]
.西藏研究,2020(4):154-160.
被引量:2
5
朱雄关,王刘怡.
新冠肺炎疫情下跨喜马拉雅能源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南亚研究季刊,2022(1):127-150.
被引量:6
6
叶拉太.
国内喜马拉雅区域研究述评[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3):14-51.
7
李志农,邬迪.
依边而生:尼泊尔利米人及其中尼边境贸易生活研究[J]
.世界民族,2023(1):101-113.
被引量:1
8
赵勇.
喜马拉雅区域研究路径思考[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1(1):106-110.
被引量:1
9
彭万.
构建跨喜马拉雅高等教育共同体:蕴意、价值、挑战与设计[J]
.高教论坛,2023(7):55-61.
10
黄达远,孔令昊.
区域边疆史研究[J]
.学术月刊,2023,55(12):199-203.
1
尹志华.
《道教与中国少数民族关系研究》评介[J]
.中国道教,1999(4):44-44.
2
王志鹏.
从隋唐佛教传播看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2):10-14.
3
邱树森.
略论明清时期的粤澳宗教文化交流[J]
.东南文化,2001(5):42-47.
被引量:3
4
丁立梅.
布达拉宫里的绝唱[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0(5):32-32.
5
冯培红,白雪.
略论敦煌吐鲁番出土的东晋南朝文献[J]
.东南文化,2011(2):87-91.
被引量:5
6
刘志群.
门巴族生殖崇拜及其祭祀习俗[J]
.西藏民俗,2003,12(2):24-29.
7
叶美兰.
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澳门与东西宗教文化交流[J]
.东南文化,1999(4):108-110.
8
田悦阳.
佛教与环保──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题[J]
.中国宗教,2001(6):18-19.
9
精研佛法为济世——记人大代表、大慈恩寺方丈增勤[J]
.法治与社会,2003(2):85-85.
10
参看加.
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6(1):113-116.
被引量:1
中国藏学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