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燃料与化工》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Fuel & Chemical Processes
二级参考文献59
1 于晓丽,张江.多环芳烃污染与防治对策[J]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6,6(4):53-56. 被引量:33
2 张胜强,梁健,肖红,钟永胜.大庆地区总悬浮微粒中苯溶物及多环芳烃的测定与评价[J]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7,7(1):37-41. 被引量:3
3 马西林,丁中华,刘瑞莲,赵振华.大同市空气中多环芳烃与人尿中1-羟基芘的分析[J] .环境化学,1994,13(6):536-542. 被引量:5
4 冯沈迎,仝青,乌兰,高春梅,阮玉英.呼和浩特市大气气相和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J] .环境科学,1994,15(6):66-69. 被引量:6
5 杨文敏,吴炳耀,马亚萍,赵毓梅,武忠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致突变性关系的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1994,11(1):10-13. 被引量:14
6 刘淑琴,王鹏.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与致癌性[J] .环境保护,1995,23(9):42-45. 被引量:42
7 蹇兴超.多环芳烃(PAH)的污染[J] .环境保护,1995,23(10):31-33. 被引量:33
8 何兴舟,蓝青,杨儒道,李荣发,黄朝富.宣威肺癌危险因素研究概述(1979~1993)[J] .卫生研究,1995,24(4):203-206. 被引量:34
9 汤根土,盛国英,傅家谟,闵育顺,张云翼.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1996,16(3):223-227. 被引量:18
10 阮玉英,高春梅,冯沈迎,仝青乌兰,赵振华,全文熠,田德海.呼和浩特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抽样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1996,12(2):14-1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72
1 段小丽,杨洪彪,张林,张军锋,许军,赵淑莉,魏复盛.尿液中多环芳烃羟基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62-65. 被引量:24
2 杨洪彪,段小丽,JIM Zhang,LIN Zhang,魏复盛.焦炉工人PAHs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4):13-16. 被引量:8
3 段小丽,魏复盛,张军锋,杨洪彪,许军,吴国平,张林.人尿中1-羟基芘浓度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J] .环境化学,2005,24(1):86-88. 被引量:21
4 黄跃.农村燃柴产生苯并[a]芘污染问题探讨[J]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4):41-43. 被引量:1
5 黑笑涵,李芳,李柏生,孙唏,徐顺清,胡涌刚.垃圾焚烧炉飞灰中苯并[a]芘分析方法研究[J] .应用化工,2005,34(4):243-244. 被引量:1
6 杨洪彪,任玉兰.岗位工人多环芳烃暴露量的检测方法[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4):253-255.
7 孙艳,杨洪彪,李晨光,田靖.食品中多环芳烃含量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319-1320. 被引量:35
8 任玉兰,杨洪彪.焦化作业工人多环芳烃暴露与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2(1):53-55. 被引量:3
9 王宇,董玉莲,范瑞芳,盛国英,傅家谟.尿中多种多环芳烃代谢物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1):76-78. 被引量:24
10 王丹,曹维强,王静.食品安全隐患——苯并(a)芘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32-135.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18
1 吴秋阁,崔力争,刘美霞.某焦化厂恶性肿瘤13年回顾性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063-1063. 被引量:3
2 杨洪彪,段小丽,JIM Zhang,LIN Zhang,魏复盛.焦炉工人PAHs空气日均暴露浓度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4):13-16. 被引量:8
3 陈波,郑力行,胡云平,陈亮,荣顺兴,贾琳,王宁,董琛,周袁芬,金泰廙.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特征的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5):327-330. 被引量:18
4 杨平镇,李夫国.某焦化厂职业危害及作业工人皮肤黑色素沉着症的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1):20-21. 被引量:1
5 傅瑞轩,李增谦,杜爱国,刘风朔.焦化作业工人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的调查[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5,8(4):231-232. 被引量:5
6 GB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7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8 Lioy P J. Assessing Total Human Exposure to Contami- nants [ J ]. Environ. Sci. Technol, 1990,24:938 - 945. 被引量:1
9 Nisbet I C T, LaGoy P K.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 TE- Fs)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 J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1992,16:290 - 300. 被引量:1
10 王新朝,陈琛,吴逸明,马玉英,李卓炜.煤焦沥青工外周血淋巴细胞SCE检测[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32(3):103-10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2
1 李国瑞,李华民,杜向阳.焦化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控制对策[J] .煤炭工程,2007,39(5):58-60. 被引量:11
2 李旭东,黄金涛,彭伟涛,靳朝喜,王万祥.焦化厂空气中苯并(a)芘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与发展,2013,25(7):86-8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1 刘珅汐.职业病防护干预措施的调查及效果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0(1):86-87. 被引量:1
2 张武正.某焦化企业焦炉逸散物职业病危害调查[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6):454-455. 被引量:6
3 杨波,王恺.煤焦化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策措施[J] .广东化工,2014,41(11):143-144. 被引量:8
4 杨柳.焦炉逸散物对焦化作业人员血常规影响的调查分析[J] .四川冶金,2014,36(3):80-82. 被引量:2
5 朱勇,王欢,吴俊,谢景欣.焦炉工职业环境暴露与防护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5,14(1):21-22. 被引量:3
6 郝玉兰,李太山,李清钊,陈旭峰,张彩霞,程水源.低浓度焦炉逸散物暴露对小鼠肝肾的损伤作用研究[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5,41(6):412-415. 被引量:1
7 申艳萍,王爱琴,李烜桢,张旭.“组合火焰型”焦炉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J] .环境工程,2016,34(1):81-85. 被引量:2
8 赵相云,戴冠昌,吕艳红.某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探讨[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2):171-173. 被引量:4
9 赵相云,刘前,李立.干预措施对焦化企业粉尘及焦炉逸散物控制效果分析[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2):152-153.
10 赵相云,张武正,刘前.焦化企业职业病防护干预措施的调查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16(1):63-65. 被引量:4
1 肖桂寿,李波.从煤质监测结果谈我市用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节能,1996(3):32-33.
2 柴玉萍.新型固(脱)硫添加剂的生产及其应用[J] .甘肃化工,2002,16(4):16-18.
3 谭军.感光材料废物将严加管理,妥善处置[J] .功能材料信息,2005,2(3):28-28.
4 赵爱军.低热值工程煤发热量测定方法探讨[J] .才智,2012,0(8):78-78.
5 邓杰.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氢方法的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4(31):186-186.
6 解巧峰.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J] .重工科技,2005(1):46-47.
7 陈婉霞.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J] .广东安全生产,2016,0(10):41-41.
8 苏东亮,李池.VASC-SCL工艺在焦炉煤气脱硫中的应用[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5):47-48. 被引量:5
9 Mingyuan WU Yuegang TANG Xiaole SHI.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s in civil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products in Xuanwei County, Yunna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25(B08):50-50.
10 澳大利亚:研发出感光试纸避免晒伤[J] .中国信息界,2016,0(4):5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