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108,111,共4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5
-
1李玫瑾 蔡平.不是因为贫困[N].中国青年报,2004-4-14. 被引量:1
-
2周远清.大力推进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为中心的继续教育[J].当代教师发展,2004,(1). 被引量:1
-
3丁柏铨, 胡治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2004.
-
4许智宏.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总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 被引量:1
-
5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序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3
-
1王素.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和途径[J].社会科学研究,2004(4):151-153. 被引量:2
-
2高乐,刘玉龙,刘锦,马杰.医药类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2,34(S4):526-528. 被引量:1
-
3范国睿.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及其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37-42. 被引量:7
-
4沈徽青.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94-95. 被引量:13
-
5李同明.关于当代大学的办学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81-84. 被引量:11
-
6张金福,薛天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75-80. 被引量:17
-
7曾军.有关“人文学科”的几点辨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121-126. 被引量:4
-
8徐警武.世界著名理工大学发展文科的经验[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9. 被引量:13
-
9王革,张红,杨胜良.以农林为主新综合性大学文科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4. 被引量:3
-
10赵筱媛,苏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11-1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6
-
1陈建成,宋洪峰,肖进.北京林业大学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S2):66-69.
-
2熊纪涛,陈江风.试论文化经典的主要特征和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25(1):68-71. 被引量:3
-
3贾琳.创新曲线上的灵魂舞者——三星笔记本的创新文化[J].数码世界(A),2006,5(10A):37-37.
-
4王东.大学人文教育刍议[J].新余高专学报,2007,12(1):82-85.
-
5韩喜双,方灵敏.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问题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99-104. 被引量:3
-
6潘明玉,李浩野,杜沈蓥荧,姜迪.当前医药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222-2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
-
1石洁灵.试论文化经典与民族精神[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25(6):64-65. 被引量:1
-
2熊纪涛.汉画像研究网络资源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5):91-94. 被引量:1
-
3郑罡.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绩效评估初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5):438-440.
-
4范秋芳,陈潇,马颖.优化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149-152.
-
5张胜忠.《伤寒论》的经典文化意义[J].中医学报,2015,30(9):1280-1281. 被引量:4
-
6刘月明,王燕飞.论大学拔尖科研人才养成激励结构的错置及其完善[J].大学教育科学,2017(3):51-55. 被引量:2
-
7文寿华.复合型医药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2):24-26. 被引量:2
-
8雨田.健康中国视阈下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2019(12):103-105. 被引量:5
-
1孙大军,宋连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模式[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7):64-65. 被引量:1
-
2范海龙,徐宪春.论“双非”高校必须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1):14-17.
-
3李先光.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2):56-59.
-
4郭真.当代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J].海军院校教育,2002,12(5):70-72.
-
5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J].全国新书目,2002,0(4):39-39.
-
6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J].全国新书目,2003,0(8):40-40.
-
7张弘.中小学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发展,2005(6):73-73.
-
8关爱和.发挥老校人文学科优势 培养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10-12. 被引量:2
-
9高校非洲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5):132-132.
-
10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J].全国新书目,2003,0(6):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