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
被引量:15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4,共9页
Studies on Marxism
同被引文献107
-
1齐美虎,黄云平.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3(1):1-5. 被引量:5
-
2杭聪.马克思“双重使命论”新探[J].理论月刊,2009(2):12-15. 被引量:1
-
3桑红.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1999(4):71-77. 被引量:19
-
4韩克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9(4):98-102. 被引量:22
-
5程广云.中国文化精神及其现代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59-64. 被引量:1
-
6孔凡静.日本现代化的资本积累与投资布局[J].社会科学战线,1980(2):110-116. 被引量:1
-
7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1988(1):39-64. 被引量:50
-
8高拴平.我国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的强对外依赖现象:表现、影响和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1997(6):55-60. 被引量:4
-
9俞可平,庄俊举.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4-9. 被引量:49
-
10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J].哲学研究,2000(2):3-1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15
-
1吴波.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的一种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2):11-16. 被引量:3
-
2吴玉敏.中国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8(4):68-71. 被引量:1
-
3吴波.社会形态与现代化双重视野中的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126-134. 被引量:8
-
4胡东升.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19-22. 被引量:3
-
5刘先春,关海宽.意识形态批判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成长[J].理论导刊,2011(1):21-25. 被引量:2
-
6叶险明.马克思思想发展逻辑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源”——马克思关于英国殖民主义作用的看法及其变化的过程和深层原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84-90. 被引量:2
-
7宋吉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及其把握——基于“中国模式”之争的再思考[J].探索,2013(3):9-14.
-
8鲁品越.国际体系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两个阶段——立足唯物史观对“中国奇迹”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130-140. 被引量:20
-
9邓时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和动力探赜[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1):80-84.
-
10王宁.从“第二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J].中华文化论坛,2023(1):4-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9
-
1胡键.文明的“两个进程”、“两极相联”、“双重使命”——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与殖民地关系理论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1):15-27. 被引量:6
-
2叶险明.论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间关系的复杂性[J].哲学动态,2006(1):8-12. 被引量:3
-
3郭淑兰,曹富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演变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09(1):189-193. 被引量:1
-
4王昌英.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27-31. 被引量:5
-
5谢宝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现代化的农民问题观[J].社会科学家,2009,24(6):13-16. 被引量:1
-
6赵景来.全球化、现代性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若干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界,2010(9):202-216.
-
7吴玉敏.“中国模式”解读下社会主义的坚守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0(5):34-39. 被引量:6
-
8高建.“中国模式”的争论与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3):72-85. 被引量:31
-
9文金刚,朱立红.胡锦涛时代观之“深刻变革论”思想探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6):6-9.
-
10文金刚,张雯博.试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时代观[J].福建党史月刊,2012(4):13-16. 被引量:1
-
1周积泉.现代化起步中的公平定位问题[J].社会科学,1997(1):20-23. 被引量:2
-
2章恒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四个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再认识[J].财经研究,1980,6(4):1-6.
-
3刘云虹.论孙中山的经济现代化构想——《实业计划》评析[J].民国档案,1997(3):76-79. 被引量:3
-
4瞿世镜.全球化与民族化[J].团结,1997(4):38-41.
-
5彭宜佳.《政治经济学》学习指导(二)[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4,11(2):34-36.
-
6张朝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讨[J].经济研究,1979,14(9):10-15. 被引量:3
-
7胡炳麟.《资本论》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5):1-5.
-
8朱川.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80(3):3-13.
-
9张登文.求解世界历史进程中后发展国家命运的方程——马克思的研究及其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7(2):36-40.
-
10赵彬.加快海西建设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读《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有感[J].发展研究,2007,24(2):13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