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载答范育书三通与关学学风之特质
被引量:
3
Tree Letters of Zhang Zai to Fan Yu and Characteristic of Guan Xue Schoo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今本《张载集》及集外文献所收张载答范育的三通书札,可以从三个方面透视关学学风之特质:(一)“道学”与“政术“不应歧为“二事”的政治主张;(二)“正心求益”的为学之方;(三)“深沉方有造”的道学志趣。
作者
林乐昌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1期71-76,共6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范育
道学学风
“政术”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6
1
黄宗羲著,全祖望补.《宋元学案》卷三十一《吕范诸儒学案》,陈金生等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第1113页.
被引量:1
2
钱勰.《范育直龙图阁知秦州》,收入吕祖谦编:《宋文鉴》卷四十,齐治平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第606页.
被引量:1
3
冯从吾撰:.《关学编(附续编)》,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第14页.
被引量:1
4
《张子语录·语录下》,《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第329页.
被引量:1
5
《答范巽之书》,《张载集》,第349页.
被引量:1
6
《与范巽之书》,《永乐大典》卷八四一四,十四叶引《张横渠集》,由李裕民辑出并加现代标点.
被引量:1
7
李裕民.
张载诗文的新发现[J]
.晋阳学刊,1994(3):95-102.
被引量:8
8
《并答范巽之》,《宋元学案补遗》卷十八《横渠学案补遗下·横渠文集》,四叶,《四明从书》,约园刊本.
被引量:1
9
皮锡瑞著.《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第220页.
被引量:1
10
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收入论文集《张载关学与实学》,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410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72
1
白贤.
“礼者,圣人之成法”——张载礼法思想述论[J]
.宋史研究论丛,2023(2):127-135.
2
杨海文.
儒学独断论的表现形式与突围策略[J]
.学术研究,2004(7):64-68.
被引量:2
3
曾振宇.
论“气”[J]
.哲学研究,2004(7):53-58.
被引量:8
4
蔡方鹿.
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
.哲学研究,2003(3):53-59.
被引量:2
5
周博.
北宋画学的“自然”观念及其官方思想背景[J]
.美术研究,2004(2):101-108.
被引量:3
6
卢连章.
论洛学在南方的传承[J]
.中州学刊,2004(5):142-145.
被引量:2
7
崔永东.
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J]
.孔子研究,2001(5):33-48.
被引量:2
8
樊国宾.
“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J]
.当代作家评论,2002(5):114-120.
被引量:5
9
潘立勇.
阳明心学美学与现象学意识[J]
.文艺研究,2004(6):12-18.
被引量:3
10
杨胜良.
试论中国传统护“生”伦理[J]
.江汉论坛,2005(2):62-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
1
林乐昌.
张载对儒家人性论的重构[J]
.哲学研究,2000(5):48-54.
被引量:34
2
脱脱 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4029.
被引量:388
3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被引量:150
4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被引量:297
5
.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被引量:105
6
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253
7
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
被引量:57
8
司马光.涑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被引量:62
9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513
10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中华书局,1975年版..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刘学智.
冯从吾与关学学风[J]
.中国哲学史,2002(3):73-79.
被引量:6
2
林乐昌.
张载关学学风特质论——兼论张载关学学风的现代意义[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33-41.
被引量:4
3
张柯.
北宋时期范育与李复关系探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2):29-3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建娜,王淙.
陕西文化走出去视角下关学经典人物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
.作家天地,2020(7):14-15.
被引量:2
2
白海鹏.
张载“井田制”思想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1):150-151.
被引量:1
3
刘学智.
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J]
.中国哲学史,2005(4):110-117.
被引量:10
4
马智.
吕柟理学思想研究述评[J]
.哲学动态,2009(6):56-61.
被引量:1
5
张波.
《关学编》的编纂动机、体例特点及其学术史意义[J]
.唐都学刊,2010,26(4):91-94.
被引量:3
6
魏涛.
新儒学理论建构视阈下的司马光哲学价值新探[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6):56-60.
被引量:3
7
何睿洁.
冯从吾的关学思想建构[J]
.唐都学刊,2013,29(2):28-33.
8
田建荣.
张载科举观及对关中士人教育观念的影响[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12.
9
岳贵明.
略论南大吉对关学的贡献——兼论关学的心学特质[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3-55.
1
王松.
从明代敕谕碑看明代皇室对佛教的护持[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1):177-178.
被引量:1
2
陈声柏.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1):85-91.
被引量:3
3
高齐天.
康有为的为学之方[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7.
4
程国栋.
朱熹与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J]
.青春岁月,2017,0(3):239-239.
5
王尧.
两岸“小三通”十年:走“小道”是为“大道”积累经验[J]
.台声,2011(2):48-48.
6
商聚德.
白沙之学的主体精神[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6(1):1-5.
被引量:1
7
董璐.
台湾,期待我们再次相逢[J]
.台声,2011(12):79-79.
8
杨崇正.
弘扬妈祖文化与促进澎湖“小三通”展望[J]
.莆田学院学报,2008,15(1):83-86.
9
田智忠,胡东东.
朱子“中和之悟”的工夫论解读[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8-23.
被引量:1
10
万晓晓.
蒋孝严:漫道三通来时路[J]
.人民文摘,2009(3):8-9.
中国哲学史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