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学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人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方面。多年来,我院以“善学、创新、崇德、重能”的学风建设为目标,在教风、考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的人格和学识得到双重影响。
作者
孟昭学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工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21,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师德建设
学习氛围
管理体系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素质
“大学生涯设计”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2
1
成有信.
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
.中国社会科学,1982(1):163-176.
被引量:47
2
潘志良.
试论江泽民同志的学风建设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16-19.
被引量:4
3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0-32.
被引量:167
4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1):42-45.
被引量:86
5
耿洁.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8):13-15.
被引量:159
6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4
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2.
被引量:3
8
夏先得.抓好学风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J]江汉大学学报,1993(04).
被引量:1
9
甘慕仪,徐刚.
把握工学结合特点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4):59-59.
被引量:52
10
蔡永红.
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34-37.
被引量:115
引证文献
4
1
姜乐军,吕荣娟.
高校学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3X):68-69.
被引量:6
2
孙晶晶,周天一.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19-121.
被引量:1
3
鄂非.
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27-27.
被引量:7
4
江勇.
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10(21):9-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周炳.
论高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
.消费导刊,2010(6):145-145.
2
任俊,仰金波,黄福玲.
关于高校和谐校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党史博采(下),2008(1):49-49.
被引量:1
3
史孔仕,胡婷.
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及途径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651-652.
被引量:9
4
孔祥云.
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5(5):79-80.
被引量:4
5
刘成龙,王玥霁.
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思索与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5):178-178.
6
周炳.
论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J]
.新西部(理论版),2010(4):163-163.
被引量:3
7
刘天.
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状态分析与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160-161.
被引量:1
8
苏军茹.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军队院校课程教学的外部环境探析[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1(7):119-122.
9
吴昊,乔德阳,李冰峰.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以徐工职院校园学风建设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206-207.
10
王发毅,刘彦.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与对策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57-59.
被引量:1
1
赵洋,季新芳,张佳琳,陈思远.
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大学生涯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及措施新论[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3):86-86.
2
李铁柱.
论大学生涯设计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联系[J]
.科教文汇,2008(16):4-4.
被引量:1
3
张劲松.
大学生涯设计的创新功能浅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180-181.
被引量:1
4
李东兴.
大学生涯设计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7):185-186.
被引量:3
5
朱宗奎.
大学生涯设计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及工作实践思考[J]
.文教资料,2009(5):206-207.
6
李同生.
试论农村学校办学思想的评价[J]
.中小学管理,1989(2):46-48.
7
张传荣.
刷新校训[J]
.中小学管理,2012(2):48-49.
8
刘保华,张春美.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成功,2011(24):92-92.
被引量:1
9
高晓阳.
抓好学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J]
.新校园(中旬刊),2012(11):65-65.
10
仝兆岐,王德钊.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确定学校发展方向[J]
.石油教育,2000(7):1-4.
教育与职业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