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建立多元化民事审级制度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4
Rational Thoughts on Establishing A Plural System of Civil Trial Grad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司法公正的实现很大程度源于审级制度的保证,而我国现行审级制度由于欠缺应有的功能设计和相关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指导,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和制度体系上的不和谐。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并遵循审级制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法治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的民事审级制度。
作者
张璇
机构地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法政系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38,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审级制度
多元化
建构原理
程序设计
分类号
D915.18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8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齐树洁.
我国民事上诉制度若干缺陷之法理分析[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1):87-92.
被引量:4
2
章武生.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J]
.中国法学,2002(6):82-97.
被引量:73
3
傅郁林.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2(4):84-99.
被引量:354
4
曾宪义.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保障机制研究[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1):14-18.
被引量:23
5
杨荣新,乔欣.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
.中国法学,2001(5):117-124.
被引量:70
6
陈瑞华.
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
.法学,1999(12):18-25.
被引量:43
7
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02.
8
[日]棚濑孝雄 原著,王亚新.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社,1994.
被引量:1
9
(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1.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陈瑞华.
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
.法学,1999(12):18-25.
被引量:43
2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3
陈桂明.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J]
.法学研究,1996,18(4):49-56.
被引量:54
4
章武生.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改革初探[J]
.法学评论,1993,11(6):59-62.
被引量:5
5
刘会生.
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
.法学研究,2002,24(3):12-20.
被引量:56
6
杨荣新,乔欣.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J]
.中国法学,2001(5):117-124.
被引量:70
7
张卫平.
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J]
.中国法学,2003(1):102-115.
被引量:76
8
常怡,唐力.
民事再审制度的理性分析[J]
.河北法学,2002,20(5):12-19.
被引量:23
9
章武生.
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J]
.法律科学,2002,20(1):105-117.
被引量:62
10
曾宪义.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保障机制研究[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1):14-18.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487
1
李卓恒.
正当性偏好影响下的再审实践与改革:1978—2021[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2):58-79.
2
王佳媛.
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二维视角及其运行优化——以《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为分析基础[J]
.司法改革论评,2022(1):134-155.
3
牟绿叶.
自诉转公诉的基础规范和判断标准——以国家追诉利益为切入点[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175-191.
被引量:4
4
罗佳,乔炳然.
海关行政诉讼法治新动态——基于2019年1月~2020年9月案例的实证研究[J]
.海关法评论,2021(1):409-435.
5
王次宝.
民事诉讼法典化背景下的管辖规则体系[J]
.河北法学,2022,40(8):32-50.
被引量:5
6
张亮,黄茂醌.
我国民事审判重心全面下沉的体系性应对[J]
.河北法学,2022,40(7):149-168.
被引量:5
7
张潇潇.
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重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7):101-102.
8
张瑞.
避险:多重逻辑下的法官司法行为[J]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2):71-103.
9
候华北,丁晓雨.
省级统管能否去司法地方化?——以省级统管的效果检视为切入点[J]
.研究生法学,2020(1):71-79.
被引量:1
10
许可,张永健.
论民法典的统一实施——理论辩正与实证分析[J]
.清华法学,2021,15(5):89-11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5
1
褚利民.
对我国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度的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2):55-57.
被引量:2
2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3
苏号朋.
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J]
.比较法研究,1997,11(3):18-35.
被引量:34
4
刘田玉.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新思考[J]
.河北法学,2004,22(11):79-83.
被引量:6
5
章武生.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塑[J]
.中国法学,2002(6):82-97.
被引量:73
6
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6-207.
被引量:4
7
白玉恒.
民事诉讼中设立有限三审终审制的设想[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8):32-33.
被引量:1
8
龙文懋.
“自由与秩序的法律价值冲突”辨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4):191-195.
被引量:36
9
张卫平.
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17(3):3-11.
被引量:200
10
王娣,王德新.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之重构与优化[J]
.政法论坛,2002,20(4):117-123.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姜霞.
对我国法院体制现代化的思考[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66-70.
2
翟桂范.
浅谈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构想[J]
.科教文汇,2008(36):221-221.
3
刘艳群,翁洁.
试论人事诉讼程序的价值与法律基础——兼析构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可行性[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4):55-58.
4
陈健.
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终审制度的不足及对策[J]
.才智,2013(25):162-162.
1
韩静茹.
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的建构原理初探[J]
.现代法学,2015,37(5):137-144.
被引量:10
2
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J]
.公安研究,2011(3):96-96.
3
黄婷.
新形势下人大制度的困境及改革路径探究[J]
.蚌埠党校,2008,0(2):22-23.
被引量:1
4
刘凯.
中国既判力理论的建构基础——从历史发展与嬗变的比较法视角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55-61.
5
陈端洪.
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J]
.政法论坛,2006,24(5):145-165.
被引量:28
6
牛振宇,张晓薇.
刑事审级制度建构原理论[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4,4(1):5-9.
7
池生清.
德国税收救济制度的建构原理初探[J]
.税务研究,2017(2):76-81.
被引量:7
8
傅郁林.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2(4):84-99.
被引量:354
9
吴泽勇.
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J]
.法学家,2010(5):81-101.
被引量:50
10
王庆廷.
四级人民法院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配置[J]
.中州学刊,2015(5):60-67.
被引量:8
学术交流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