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合作经济》
2004年第7期22-23,共2页
China Co-Operation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5
-
1潘毅,卢晖临.谁更需要包工头[J].南风窗,2009(9):52-55. 被引量:7
-
2鹿立,王秀银.从农村建筑队进城看我国人口城镇化的一条途径[J].人口与经济,1984(6):34-37. 被引量:2
-
3金敏求.建筑业经济理论研究与体制改革实践[J].建筑经济,1990(2):2-8. 被引量:1
-
4李家骥.谈建筑劳务基地化管理[J].建筑经济,1993(1):25-26. 被引量:1
-
5王岩.《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目的与主要内容[J].中国社会保障,2005(1):12-13. 被引量:1
-
6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0
-
7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6):195-211. 被引量:54
-
8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包工头制度的历史成因及制度取向[J].中国建设信息,2007(01X):50-53. 被引量:12
-
9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7(3):29-39. 被引量:110
-
10胡若南,陈叶盛.工资理论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7(6):89-9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1
-
1蔡长昆.“共建”: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结构和理性--基于E市建筑散工网络的研究[J].社会,2012,32(6):182-203. 被引量:9
-
2封帆.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探源[J].人力资源管理,2013(9):227-228.
-
3赵德雷.内化的污名与低劣之位——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的“合法性”[J].青年研究,2014(2):83-93. 被引量:5
-
4魏丹.工地政体:建筑女工群体形成原因探析[J].南方人口,2014,29(3):35-42. 被引量:2
-
5魏丹.建筑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差异及分化机制研究——基于福建省L工地的实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49-56. 被引量:6
-
6肖海燕,何君.B2W模型:保障农民工薪酬的设计与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27-31.
-
7石郑.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象调查研究——以A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32(9):97-103.
-
8梁玉成,周文,郝令昕,刘河庆.流出地调查法:农村流动人口调查的理论与实践[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113-123. 被引量:9
-
9刘嘉伦,韩豫,冯志达.社会网络对建筑业农民工讨薪行为的影响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3):31-36. 被引量:1
-
10李亚雄,徐晓攀.系统性不负责任:风险演化的逻辑及其困境——基于建筑业欠薪—讨薪现象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9(4):121-127. 被引量:2
-
1央视.田雄:带领村民走富裕之路是最大的事业[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6(4):3-3.
-
22004年中国村官十大新闻人物[J].上海农村经济,2005(4):46-46.
-
3沈美娟.好大一棵树[J].北京支部生活,2008(11):37-37.
-
4田雄.质量和品牌需两手抓[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03M):42-43.
-
5三人.韩村河:廿亿产值的小康村——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韩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雄[J].今日中国论坛,2005(1):114-118.
-
6张永顺.实干 让幸福村更幸福[J].北京支部生活,2013(1):16-17.
-
7首都建筑业2015年度优秀劳务管理单位和优秀劳务管理工作者评选揭晓[J].建筑,2016(7):86-87.
-
8李春海.乡村经纪显神通[J].农村百事通,2003,0(14):25-25.
-
9陆巍,虹升.圆先辈夙愿 造福子孙后代——记北京市韩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田杰[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7):16-19.
-
10王曦.编读互动[J].商业时代,2005(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