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中国佛寺的营造文化与艺术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作者 罗微 乔云飞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8,共7页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我国的寺有十种不同的名称,按“灵佑法师”《寺话》所述:“一名寺,二名净住,三名法同舍,四名出世舍,五名精舍,六名清净园,七名金刚刹,八名寂灭道场,九名远离处,十名亲近处。”寺的这十种不同的名称,据《祗园图经》讲,有六种义:“一为窟,二为院,三为林,四为庙,五为兰若(兰若全称‘兰髓若’、‘阿半若迦’等,原意为树林,义译为‘寂静处’、‘空闲处’、‘无净声’、‘远离处’、‘空家’等。)六无院相者,名曰‘普通’。” 被引量:1
  • 2杜玉生.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J].考古,1981(3):223-224. 被引量:23
  • 3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09.
  • 4“刹”字原意指塔顶相轮,也借指为塔或寺。 被引量:1
  • 5释氏要鉴:“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呼三门者,佛地论云:……三解脱门……喻法空涅架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者求涅槃人之居,故由三门入也。” 被引量:1
  • 6张十庆编著..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82.
  • 7宋僧·大休录·日本寿福寺语录。 被引量:1
  • 8萧默著..敦煌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60.
  • 9最早的佛像出现约在公元一世纪末,印度早期佛教由小乘向大乘转变,为了吸引更多的佛教信徒并适应在家信徒的需要,在希腊艺术的影响下印度西北部的键陀罗和北部的马土腊首先打破佛教艺术中只用象征手法表现佛陀的惯例,开始直接描绘和塑造佛陀的形象,即佛像。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