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全球化”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育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必然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突出外语课程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新型人才。
作者
朱安安
机构地区
广东省惠州学院教育科学部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Global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全球化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国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77.
2
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0.
3
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 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35.
4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37.
5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6集[M].人民教育界出版社,1986—1999年版..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3
1
傅松涛,杨彬.
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9):47-52.
被引量:46
2
杨军.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来自美国的经验[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10-14.
被引量:22
3
郭健 ,张建党 .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9):55-57.
被引量:20
4
李恒兴.
德国教育见闻——初识德国基础教育的“分流”[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47-48.
被引量:1
5
马红艳.
“分流”教育在新加坡[J]
.基础教育参考,2005(3):19-20.
被引量:10
6
张秋生.
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形成[J]
.世界历史,2002(5):43-52.
被引量:2
7
姜大源.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
.职教论坛,2005,21(03S):62-64.
被引量:30
8
李广,姜英杰.
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2-156.
被引量:154
9
刘丽丽.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7):23-26.
被引量:6
10
尹玉玲.
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及启示[J]
.上海教育科研,2005(12):14-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朱安安.
注重德育实效,深化高校德育改革[J]
.黄山学院学报,2010,12(4):68-73.
2
罗美娜.
基础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比较研究——澳大利亚“亚洲战略”与我国“非洲战略”的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103-108.
被引量:6
3
杨小微.
大国教育发展运作战略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5(3):96-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欣亮.
《爱尔兰国际教育战略2016——2020》述评[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25(1):33-41.
被引量:3
2
汪文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策略思考[J]
.三峡高教研究,2019,0(2):35-37.
被引量:1
3
汪文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策略思考[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20,36(1):23-26.
4
罗美娜,姚妤颖.
数字技术引领下澳大利亚早期语言学习项目的特点、成效及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3):118-124.
5
狄玲.
澳大利亚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特色及现实启示[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9):114-117.
6
马健生,刘红霞,刘云华.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向:举措、特点和问题[J]
.比较教育学报,2022(5):33-46.
被引量:2
7
宋云峰.
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建设机制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7):65-68.
1
熊德明,耿金良.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处”——体现全球精神的课程目标[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8(12):44-45.
被引量:1
2
向海英.
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1):24-26.
被引量:4
3
荷兰全面推行国际教育以提高公民国际素质[J]
.世界教育信息,2000,13(11):1-5.
4
曾莉莉.
培养国际素质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一班一国”奥林匹克教育活动[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5):12-14.
5
孙亚玲.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刍议[J]
.思想战线,2002,28(3):130-132.
被引量:5
6
托马斯·里克纳,刘冰,董晓航,邓海平.
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J]
.教师,2014,0(34).
7
文丽萍.
“世界公民”:中国教育培养目标的新取向[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74-75.
被引量:4
8
乔春杰.
《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119-121.
9
苏世彬.
游戏中的国际理解[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6):42-42.
全球教育展望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