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反坦克导弹技术现状与发展政策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了反坦克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反坦克导弹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反坦克导弹领域目前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反坦克导弹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技术途径及相应的方针政策。强调指出制导技术与战斗部技术是加速发展反坦克导弹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标志.
作者
崔世强
肖先国
机构地区
北京市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17,33,共18页
Journal of Projectiles,Rockets,Missiles and Guidance
关键词
反坦克导弹
导弹弹头
激光制导
分类号
TJ761.1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航天部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世界导弹大全[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吴永刚,吕俊杰.
现有红外目标模拟器方案的分析[J]
.系统仿真学报,1993,5(4):15-19.
被引量:3
2
陈忠杰.
[SA-N-6]世界上第一种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J]
.兵器知识,2005,0(11):64-66.
被引量:1
3
航天部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世界导弹大全[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4
刘小平.
MK57新型舰载垂直发射系统[J]
.现代舰船,2004,0(8):26-27.
被引量:2
5
黄浦,李红民.
防空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现状及趋势[J]
.价值工程,2011,30(6):22-24.
被引量:6
6
田进,张科.
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姿控系统设计[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S2):357-359.
被引量:5
7
贾东兵,周吉利,邓洪伟.
固定几何气动矢量喷管技术综述[J]
.航空发动机,2012,38(6):29-33.
被引量:7
8
梁雪超,杨军,邱峰.
大攻角导弹法向过载控制的变结构设计[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1):46-50.
被引量:7
9
王海峰,赵久奋.
基于全方位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关键技术研究[J]
.飞行力学,2016,34(5):7-11.
被引量:3
10
谷荣亮,杜江,时继庆.
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上海航天,2003,20(3):28-3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樊启发.
对国外制导兵器装备与技术发展规律的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1994,14(4):12-17.
2
张颖,杨志文.
反坦克导弹飞行仿真关键技术探讨[J]
.弹箭技术,1995,8(4):15-20.
3
刘钧圣,曾望,汤江河,付博,谭天汉,王齐双.
垂直发射多用途导弹发展现状与研究方向[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9,39(5):172-17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杜瑞泽,何厚辛,刘永利.
燃气舵仿真与实验研究综述[J]
.现代防御技术,2022,50(6):132-140.
被引量:3
2
刘贻鑫,钱煜平,付博,王刚,熊庆荣,刘钧圣,张扬军.
垂直发射巡弋飞行器总体设计方法研究[J]
.推进技术,2023,44(3):27-35.
被引量:1
3
孙志欣,刘汉涛,李海桥.
宽域飞行器垂直发射状态下的振荡气动特性研究[J]
.空天技术,2023(2):20-27.
被引量:1
4
徐一航,刘伟.
横向喷流对低速大攻角细长旋成体非对称气动特性影响研究[J]
.力学学报,2023,55(11):2504-2517.
5
白澔烔,石仲仑,薛海峰,蔡红明.
氮化铝陶瓷燃气舵仿真与试验[J]
.航空动力学报,2024,39(6):50-61.
6
秦强,胡敏,曹敬帅,李昂.
燃气舵操纵机构摩擦力矩试验技术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24,52(3):159-169.
7
程经理,桂业伟,曾磊,刘骁,杨肖峰,石友安.
燃气舵流动性能及其材料烧蚀剥蚀行为研究进展[J]
.复合材料学报,2024,41(9):4720-4739.
1
张沛林.
装甲侦察车辆现状与发展[J]
.坦克装甲车辆,1991(2):5-8.
2
栾大龙.
导弹技术在世界的扩散[J]
.航空兵器,1991(2):34-36.
3
康特.
未来的反舰导弹技术[J]
.舰船电子对抗,2001(2).
4
祝国梁,黄宽敏.
导弹弹头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参数[J]
.电子技术参考,1990(1):13-19.
5
舒挺,孙维瑾.
未来的导弹技术[J]
.国防科技参考,1994,15(3):21-26.
6
贡学平,费海伦.
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现状与发展[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0,29(2):51-56.
被引量:21
7
台湾导弹家族系列[J]
.军事展望,2001(4):4-5.
8
王子滨.
国外激光武器的发展及对防空导弹技术的影响[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9,11(2):61-68.
9
夏思宇.
精确制导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J]
.航空科学技术,2003(1):41-43.
被引量:14
10
叶名兰.
固体洲际导弹技术发展分析[J]
.世界导弹与航天,1990(3):37-42.
被引量:2
弹箭与制导学报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