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木朵:对于一位年近不惑的读者来说,你在四十岁之前所写的作品已是一个未知之谜:他想以四十岁为分水岭,来判断你在这一时期之前与之后,风格上的渐进与突变,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与模型。这是一把打乱了次序的牌,而且他的手指间一下子捏不住日趋增多的牌。这副牌以何种秩序秘密运行呢?或许,只有邀请它们的作者来参与牌局,听你轻叩桌面,才能找到每张牌之间的联系。如果昌耀还活着,作为同龄人,也许他会是最了解你写作中阶段性特征的读者之一;如果你长期生活在大陆,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你的激情似火。
出处
《诗歌月刊》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Poetry 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