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略论中国古代文人孤独意识的三种类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士人由于受到封建专制政治的压制和宗法伦理的框束,内心常具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意识,因而他们表现出的孤独意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传统。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意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以战国末期屈原为代表的一种文化先觉者的孤独;汉魏六朝时期士人的孤独意识表现最典型的当属陶渊明,他的孤独除了社会存在的孤独外,还有一种宇宙意识觉醒的孤独;李白作为初盛唐文化环境中文人孤独意识的代表,他的孤独是一种人格的孤独。
作者 昝再利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3年第7期29-30,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被引量:2
  •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6-67. 被引量:1
  • 3袁济喜.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 被引量:1
  • 4[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 被引量:7
  • 5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96.

共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