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中部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退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在各种构造环境中PTt轨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中部大别山地区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作用。 1.区域地质概况:安徽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自片岩和蓝片岩带组成。
作者
荆延仁
梁万通
胡海风
机构地区
安徽省地矿局区调队
长春地质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5-26,共2页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变质作用
PTt
前寒武纪
榴辉岩
区域地质概况
岩带
构造环境
张八岭群
黑硬绿泥石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曙光,刘德良,陈移之,王松山,裘冀,胡世玲,桑海清.
中国中部蓝片岩的形成时代[J]
.地质科学,1993,28(1):21-27.
被引量:57
2
胡博,张岳桥.
安徽张八岭隆起东缘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2007,26(3):256-265.
被引量:14
3
石永红,朱光,王道轩,赵群.
皖中张八岭群“蓝片岩”中钠质角闪石及其变质p-T条件分析[J]
.矿物学报,2007,27(2):179-188.
被引量:13
4
魏春景,单振刚,张立飞,王式洸,常宗广.
北大别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1997,42(17):1832-1836.
被引量:39
5
姜慧超,王绪诚,周祖翼,阙晓铭.
苏鲁造山带岩浆岩的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297-303.
被引量:9
6
陈宣华,王小凤,张青,陈柏林,陈正乐,Harrison TMark,YinAn.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3):215-220.
被引量:67
7
康涛,刘晓燕,王娟,聂峰,石永红.
郯庐断裂东侧肥东地块变质属性及年代学研究[J]
.岩石学报,2013,29(9):3142-3158.
被引量:14
8
聂峰,石永红,王娟,康涛,曹晟.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内磁铁石榴角闪岩的形成条件、年代学及构造归属的探究[J]
.岩石学报,2014,30(6):1718-1730.
被引量:15
9
赵田,朱光,林少泽,严乐佳,姜芹芹.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变质岩的原岩时代与变形机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10):2112-2129.
被引量:30
10
聂峰,石永红,张忠宝,王娟,曹晟.
安徽北部郯庐断裂两侧基底岩石年龄及对郯庐断裂初始开启时间的限定[J]
.科学通报,2015,60(24):2315-2326.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周存亭,高天山,汤加富,沈荷生,胡云琴.
安徽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分布及主要特征[J]
.中国区域地质,2000,19(3):253-257.
被引量:14
2
杨根山,史进飞,石永红,王娟,李仪兵.
皖东张八岭群主期变质温度评价及结构框架探究[J]
.地质科学,2019,54(3):736-76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谢智,高天山,陈江峰.
北大别片麻岩的多阶段演化:锆石U-Pb年代学证据[J]
.科学通报,2004,49(16):1653-1659.
被引量:23
2
张希道,宋明春,王仁民,张华锋.
关于含柯石英锆石SHRIMP测年获得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年龄的讨论[J]
.矿物岩石,2005,25(1):30-37.
3
石永红,康涛,李秋立,林伟.
北大别北东地区榴辉岩温度条件分析[J]
.岩石学报,2011,27(10):3021-3040.
被引量:2
4
柳丙全,王兵.
安徽大别山霍山玉的成矿特征[J]
.国土资源情报,2013(7):34-36.
被引量:3
5
柳丙全,王利民,黄蒙,赵先超.
安徽省大别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划分及其特征[J]
.安徽地质,2013,23(3):168-172.
被引量:2
6
李双应,岳书仓,王道轩,刘因,王清晨,李任伟,孟庆任,金福全.
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隆升的地层学证据——毛坦厂组榴辉岩砾石的启示[J]
.地质论评,2002,48(4):345-352.
被引量:48
7
刘锐,吴昌雄,陈觅,鄢华,赵新福.
鄂东北麻城两路口地区新元古代变质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33(6):801-812.
被引量:3
8
刘锐,吴昌雄,祝莉玲,赵新福.
北大别南部存在巨量隐伏燕山期岩浆作用: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元素及Sr-Nd-Hf同位素证据[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0,44(1):119-140.
被引量:5
9
彭春蕾,石永红,王娟,侯振辉,腊晓峰,刘晓宇,王智慧.
北大别变质带高温变质作用的证据和时限:龚家岭地区刚玉片麻岩及其围岩的记录[J]
.地质科学,2023,58(3):810-836.
10
钱存超,汤加富,高天山.
岳西菖蒲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构造地层序列与叠加褶皱型式[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3):212-221.
被引量:2
1
朱振华.
PTt路径在变质作用中的应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8(2):121-123.
2
石宏仁.
区域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变质地体热模拟研究现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8(2):118-120.
3
厉子龙,伍家善.
胶东地区太古代变质岩石的PTt轨迹[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10(1):23-24.
被引量:1
4
卢良兆.
内蒙集宁地区太古宙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1991,7(4):1-12.
被引量:31
5
翟淳,肖渊甫,王奖臻,王乾.
桐柏山北部的黑硬绿泥石变质带[J]
.矿物岩石,2000,20(1):4-10.
被引量:2
6
吉成林,王仁民.
山西恒山中太古杂岩两种PTt轨迹的确定[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10(1):20-21.
7
陈能松,游振东,韩郁菁,周汉文.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作用PTt轨迹[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10(1):18-19.
被引量:1
8
葛文春,孙德有,吴福元,林强.
吉林桦甸地区太古宙麻粒岩变质作用的PT_t轨迹[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4):309-318.
被引量:6
9
刘良,周鼎武,董云鹏,张宏发,刘养杰,张泽军.
东秦岭松树沟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及其退变质作用的PTt演化轨迹[J]
.岩石学报,1995,11(2):127-136.
被引量:45
10
徐惠芬.
鲁西绿岩带的PTt轨迹[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10(1):21-23.
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