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把生产价值的劳动看作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
被引量:4
出处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41-48,共8页
New Height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共引文献8
-
1丁晓钦,杨华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研究[J].海派经济学,2023,21(1):43-60. 被引量:1
-
2王琳.近几年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逻辑起点问题的争论[J].经济研究,1985,20(2):77-80.
-
3陈振羽.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J].社会科学研究,1993(3):108-111. 被引量:2
-
4陈振羽.第二种意义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再质疑[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1):18-23. 被引量:1
-
5陈振羽.第二种意义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辨析[J].江汉论坛,2000(3):5-9. 被引量:5
-
6刘昌用.国内外劳动二重性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14(2):49-56. 被引量:1
-
7陈振羽.不要抛弃马克思的价值转移理论——对“社会劳动价值论”质疑之七[J].经济评论,2002(1):10-13. 被引量:8
-
8陈振羽.论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价值本质理论[J].经济评论,2003(5):3-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45
-
1陈振羽.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J].宁夏社会科学,1986(4):59-63. 被引量:3
-
2陈振羽.关于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4):179-192. 被引量:4
-
3骆耕漠.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概述[J].社会科学,1980(2):90-106. 被引量:1
-
4何小锋.劳务价值论初探[J].经济研究,1981,16(4):47-54. 被引量:18
-
5张云德.价值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J].经济研究,1980,15(6):78-79. 被引量:5
-
6陈振羽.马克思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角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1):26-31. 被引量:2
-
7陈振羽.从马克思的价值论体系看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的关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4-20. 被引量:2
-
8陈振羽.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J].社会科学研究,1993(3):108-111. 被引量:2
-
9陆满平.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对效用的关系——与陈振羽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92(3):117-121. 被引量:2
-
10陈振羽.价值的本质不是劳动对效用的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1991(1):103-10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朱木斌,孔陆泉.“劳动决定价值”不是劳动异化的结果[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2):140-149.
-
2陈振羽.论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方法[J].经济评论,2005(3):3-10. 被引量:1
-
3邹富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非物质商品价值及其实现的理论探讨——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问世150周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5):45-51. 被引量:2
-
4叶有华,曾祉祥,张枭.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生态学思考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拓展与生态延伸[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3):58-66. 被引量:2
-
5连淑娇,宋江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范畴创新--以劳动价值论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4):10-13.
-
6熊小果.马克思文本的张力:抽象方法“审视”下的抽象劳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4(5):48-59. 被引量:1
-
1林妙珊.读《共产党宣言》看全球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8-130.
-
2莫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生态思想的诠释与重构——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5):49-53.
-
3现代语录[J].当代贵州,2014,0(36):55-55.
-
4马百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透视──评《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4(4):95-96.
-
5景中强.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的主要贡献[J].理论与改革,1999(5):10-13.
-
6傅泽风.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个关键[J].海派经济学,2011,9(4):145-153.
-
7杨思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性”思想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15-23. 被引量:1
-
8卢红.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对一般物质概念的扬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3):27-30.
-
9李维意,阎长锁.马克思对实现“两个和解”的探讨[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63-66.
-
10惠吉峰,王雅丽.试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思想[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4(4):6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