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末代诗人”的灵光──试论徐志摩爱情诗创作的基本动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末代诗人”的灵光──试论徐志摩爱情诗创作的基本动因王建军“爱情诗”是徐志摩生前新诗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徐志摩创作爱情诗的基本动因,对我们重新认识新诗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些考察。“诗人徐志摩始终是‘一个生命的...
作者
王建军
机构地区
平顶山师专中文系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9-25,共7页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关键词
徐志摩
爱情诗
基本动因
爱情生活
新月派诗人
徐志摩诗歌
艺术作品
个性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理想”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余页.
简·爱、娜拉、安娜形象比较[J]
.中文自修,1995(2):19-20.
2
江廷鹏.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J]
.现代交际,2015(10):94-94.
被引量:1
3
汤志辉.
“运动”中的陈梦家[J]
.粤海风,2015(3):73-82.
被引量:1
4
朱丹.
《荒原》对新月派的影响(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2):41-42.
5
付玉花,王恒凯.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0(10):221-222.
被引量:3
6
杨家山,张京卫,刘立安.
心存希望[J]
.解放军生活,2005,0(12):57-57.
7
黄志雄.
诗,应当是艺术的美的——论新月派诗歌的意境美[J]
.抚州师专学报,2003,22(2):70-74.
8
刘勇.
一首感情真挚技巧高超的‘三美’诗——浅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点[J]
.中文自修,1996(11):20-21.
9
李勇军.
《辞海》中的“新月派”诗人[J]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0(1):14-22.
10
邓建玲.
《再别康桥》多重美的赏析[J]
.芒种,2012(22):100-101.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