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谈《三字经》的成书年代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史知识》1995年第8期所载张子开先生《〈三字经〉成书年代小考》一文,据五代泉州昭庆寺静、筠二师所集《祖堂集》卷6《洞山和尚》中已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与今本《三字经》相似的语句,而断定《三字经》"
作者
欧阳光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三字经
成书年代
祖堂集
蒙学读物
今本
陈淳
南宋
启蒙
语句
文史知识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显传.
也从《三字经》说到历史教育——贺白寿彝先生九十华诞[J]
.史学史研究,1999(1):69-76.
被引量:3
2
刘晓南.
宋代福建诗人用韵所反映的十到十三世纪的闽方言若干特点[J]
.语言研究,1998(1):155-171.
被引量:19
3
陆林.
漫说《三字经》[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1):68-75.
被引量:5
4
张子开.
《三字经》成书年代小考[J]
.文史知识,1995(8):100-101.
被引量:3
5
李良品.
《三字经》的成书过程与作者归属考略[J]
.社会科学家,2004,19(5):156-160.
被引量:11
6
刘晓南,田雨.
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
.古汉语研究,2001(1):25-32.
被引量:39
7
王殿卿.
《三字经》承传文化生命的载体[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4):96-99.
被引量:7
8
李健明.
《三字经》作者细考[J]
.学术研究,2007(8):104-109.
被引量:9
9
金春兰.
《三字经》《千字文》中蕴含的技术类知识探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1(3):18-22.
被引量:6
10
肖朗,王鸣.
《三字经》满、蒙文本及仿制本述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1):156-16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良品.
《三字经》的成书过程与作者归属考略[J]
.社会科学家,2004,19(5):156-160.
被引量:11
2
宫丽艳,刘经纬.
近年来《三字经》研究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2):24-28.
被引量:9
3
吴文文.
从陈淳《启蒙初诵》用韵看南宋漳州启蒙教育中的教学语言[J]
.现代语文,2020(1):105-10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金晓刚.
历史转型与学术变动——20世纪以来王应麟研究述评[J]
.宋史研究论丛,2019,0(1):484-498.
被引量:1
2
陈雪梅.
从《三字经》看古籍作者辨伪的主要方法[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2):118-120.
被引量:1
3
张保见.
王应麟撰著考[J]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80-84.
被引量:3
4
曾光光,孟蕴.
《三字经》原创作者争论之辨[J]
.兰台世界(上旬),2012(2):58-59.
5
宫丽艳,刘经纬.
近年来《三字经》研究述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2):24-28.
被引量:9
6
邹太龙,易连云.
传统蒙学课本的当代教育价值——基于对《三字经》赞语的探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47-151.
被引量:1
7
罗敏.
《三字经》英译及其在英语国家的传播[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2):29-31.
被引量:1
8
曲莉.
《三字经》英译的进程及现实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212-213.
9
罗建锋.
《三字经》英译中典故的及物性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11):31-32.
10
周扬波.
知识社会史视野下的宋代蒙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8(2):34-45.
被引量:4
1
最新百家姓排名出炉 第一姓由“赵”变“李”[J]
.孔子学院,2013,0(3):54-55.
2
文物考古[J]
.全国新书目,2005,0(6):66-66.
3
韩导勤.
好一声“你们就盯着我……”[J]
.中华魂,2007(5):24-25.
4
侃华.
《明贤姑苏十景册》读记[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3):96-99.
5
考古学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忧虑——陈淳教授在复旦大学“复兴论坛”上的演讲[J]
.新华月报,2009(15):84-86.
6
瞿林东.
史学与大众文化[J]
.史学史研究,1994(2):4-11.
被引量:8
7
四空斋主.
明陈淳《金焦图卷》质疑[J]
.收藏界,2003(3):36-38.
8
梁嘤之.
《祖堂集》校读札记一则--“王莽则位”辨[J]
.宗教学研究,2008(1):176-177.
9
诸明月.
坚白斋佚事[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11):26-33.
10
何万军.
漳州“佛国”之由来及走向[J]
.东南文化,1993(2):129-134.
被引量:2
文史知识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