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后英、美、日学校课程改革的比较分析(下)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战后英、美、日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因分析课程的变化可说是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的“晴雨表”.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及动力正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危机及问题.二战后,由于英、美、日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及所面临的问题及教育体制不同,因此其课程改革的原因也不尽相同.1、教育自身的原因——教育质量低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因.自从50年代末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低的问题就已暴露出来,并遭到社会各方面的尖锐批评.
作者 郝德永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5-10,共6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同被引文献2

  •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8. 被引量:15
  •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