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混沌走向清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爱玛、安娜和娜拉是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三位叛逆女性,这一发展的形象体系,表明了置于男权文化历史中的妇女,其主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一个从充满男权文化的谬误最终走向理性的清明的过程。
作者
王吉梅
机构地区
牡丹江师院中文系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娜拉
安娜·卡列尼娜
爱玛
女性主体意识
女子
男权意识
十九世纪
混沌
爱情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林树明.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糊涂帐[J]
.外国文学评论,1995(3):83-9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沈涛.
困境与挑战——关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0(3):23-26.
被引量:1
2
岳菲花.
永远的追寻——就女性“躯/身体写作”谈女性解放[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80-83.
被引量:2
3
毕大群.
《源氏物语》两性关系简论[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4):1-4.
4
童彩华.
《简·爱》的女性意识再探析——兼及批评的中西文化语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95-97.
被引量:2
5
罗晓蓉.
论困境中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95-97.
被引量:2
6
张春艳,耿泽泓.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J]
.电影文学,2009(24):111-112.
被引量:1
7
闫珂.
笼中鸟人格面具的变换——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描绘的成长过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8):126-127.
8
马红英.
略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神学发展态势[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75-77.
9
巴微.
试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未来[J]
.西安社会科学,2008,26(3):130-132.
10
刘浩,毕大群.
紫姬与黛玉:心理异变与死亡意志[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4):98-101.
被引量:3
1
李玉秀.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5):88-94.
被引量:10
2
湛正坤.
谈刘兰芝被逼走[J]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4):25-26.
3
郭琪.
论苔丝命运中的非抗争性[J]
.文学界(理论版),2012(3):157-158.
被引量:3
4
李彦萍.
浅谈池莉笔下的叛逆女性[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2):95-96.
被引量:1
5
何峰.
对两位叛逆女性的重新审视——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之比较[J]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2):59-60.
6
谭凌霞.
相同的境遇 不同的命运——安娜与海斯特的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66-69.
7
王茂英.
试析叛逆女性崔莺莺和林黛玉的爱情观[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0(1):48-53.
8
王焱.
三个女人 三种爱——浅析维多利亚时代的三个叛逆女性的爱情观[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9):38-39.
9
韩霞.
从夏娃到安娜——西方文学叛逆女性形象主体意识透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40-43.
被引量:1
10
葛丽娟.
论劳伦斯笔下的叛逆女性[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8(3):33-35.
被引量:3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