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前年夏初,当我收拾起我的教科书、我的备课本和我平时在学校用的一应物件,走出 H 中学那带着十九世纪欧洲风格的铸铁缕花大门时,一个意识浮上我的脑际:我的教师生涯也许就此结束了,我对这份职业的热忱、灵感和骄傲将永远留在 H,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无法想象我还能在另一所学校,面对着另一群孩子,重新开始我的讲台生涯……
作者
王丽
出处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7年第11期7-11,17,共6页
Beijing Literature:Jingcaiyuedu
关键词
学生
中国语文教育
语文课本
语文教师
北京文学
十九世纪
中学语文教学
议论文
标准答案
代课教师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77
1
金生鈜.
课程知识的合法性基础的解构[J]
.现代教育论丛,2001(3):15-19.
被引量:11
2
潘新和.
新语文教育规范下的写作素质教育[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28-134.
被引量:9
3
张鹏举.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与结构[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4):30-33.
被引量:6
4
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7):9-14.
被引量:19
5
刘云杉.
视域的分歧——大陆与台湾初中语文(国语)教科书比较[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31-37.
被引量:12
6
黄光硕.
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1992,12(8):44-48.
被引量:3
7
朱本轩.
破除封闭性语文教学刍议[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2(6):92-94.
被引量:1
8
杨剑龙.
论鲁迅的乡土小说与文化批判[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3):60-65.
被引量:11
9
朱晓斌.
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兼与美国一种阅读课本的比较[J]
.教育研究,1994,15(10):52-57.
被引量:38
10
于漪.
“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J]
.人民教育,1998(6):15-1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7
1
郭晓明.
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2):10-19.
被引量:13
2
欧阳凯.
关于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思考[J]
.语文学习,2005(12):7-9.
被引量:1
3
朱明科,伍辉燕.
当代人文社科课程“科学化”取向的弊端[J]
.教育探索,2009(9):26-27.
4
严伟燕.
绝望的死水无法孕育鲜活的生命——谈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6):40-41.
被引量:1
5
曹晓燕.
与时俱进,务实求新——简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J]
.考试周刊,2011(69):203-203.
6
张行涛.
考试的社会学概观[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3):36-41.
被引量:11
7
王金香.
学习名师思想,练就自我语文教学智慧——“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语观摩研讨会的启示[J]
.新校园(中旬刊),2012(12):212-212.
8
王有升.
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J]
.教育科学,2000(3):21-24.
被引量:19
9
潘新和.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下)——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3-129.
被引量:10
10
张雄.
语文教育论争热点综述[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21(3):95-104.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金璇,朱成科.
学校情境下学生生存境遇研究述评——基于规训理论的视角[J]
.现代教育论丛,2008(8):21-23.
被引量:1
2
刘家访,刘勇.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J]
.语文建设,2006(10):9-11.
被引量:12
3
陈月茹.
论社会问题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的体现方式[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154-157.
4
陈月茹.
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多元文化问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2):63-66.
被引量:4
5
晏燕平.
论课程知识的选择——基于布尔迪厄的课程观[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4):46-49.
被引量:1
6
许新秀.
考试的权力运作与仪式化表征初探[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2):11-14.
被引量:1
7
李菁.
选择抑或超越——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文化选择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2):110-113.
被引量:1
8
陶爱萍,吴建平,苏小娜.
不同年代小学语文教材环境教育内容与环境观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6):51-55.
被引量:2
9
谌安荣.
语文课程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回归[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9(10):7-10.
被引量:2
10
陈振华.
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8):84-87.
被引量:56
1
曾洁.
“文学教育热”透视[J]
.中学语文教学,2001(2):15-16.
被引量:6
2
钮勤章.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互动模式研究[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04S):38-39.
被引量:5
3
马晓鹏.
也谈中学语文教师的薄弱点[J]
.青海教育,2002(9):20-21.
4
柳从厚.
中学语文教育的争论[J]
.红旗文稿,2000(9):30-32.
5
崔峦,陈先云.
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J]
.小学教学研究,1998,0(8):2-3.
6
洪方煜.
从发展中看变化——给话题作文把把脉[J]
.语文学习,2005(2):47-49.
7
张寒.
一个中学教师眼中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5):149-150.
8
每期人物:陆俭明[J]
.当代外语研究,2012(6).
9
从科学、发展的视角看当今的语文教学──北京语文教学座谈会纪要[J]
.中学语文教学,1998(5):5-7.
10
房静.
英语教学手记[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2009(3):9-9.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