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醛还原Cu(OH)_2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6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1997年第7期37-3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1
-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
2彭秧锡.新制氢氧化铜跟醛反应实验的探讨[J]化学教育,1996(03). 被引量:1
-
3刘艳琴.对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条件的一些探讨[J]化学教育,1995(02). 被引量:1
-
4刘怀乐.为什么要新制备的问题与思考[J]化学教育,1994(05). 被引量:1
-
5俞凌忡.基础理论有机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
6张金才.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问题探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4):27-28. 被引量:6
-
7杨淑梅.对乙醛还原氢氧化铜实验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33-34. 被引量:6
-
8于洪超.葡萄糖检验的最佳方案实验探究[J].化学教与学,2011(2):76-76. 被引量:4
-
9保志华.葡萄糖的检验中试剂用量及相关探讨[J].云南医药,2014,35(3):382-384. 被引量:4
-
10刘巨英.浅析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变化现象[J].中国校外教育,2015(4):122-1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6
-
1胡小铭.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及其机制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33-34. 被引量:2
-
2张应红.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再研究[J].化学教育,2007,28(8):51-52. 被引量:7
-
3丁云香.也谈乙醛还原Cu(OH)_2实验[J].化学教育,2002,23(10):47-48. 被引量:2
-
4封享华,丁世敏,马霈,陈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2020(4):58-60. 被引量:6
-
5封享华,丁世敏,马霈.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两个疑难问题探究[J].化学教学,2020(9):73-75. 被引量:3
-
6蔡利云.学生化学思维误区的辨析与对策[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4):68-70.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张应红.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再研究[J].化学教育,2007,28(8):51-52. 被引量:7
-
2刘湘强.乙醛2个特征反应实验应注意的问题[J].化学教育,2009,30(3):63-64. 被引量:6
-
3陆燕海,陈丽.不同种类氧化铜氧化乙醛的实验研究[J].化学教学,2010(5):10-11. 被引量:7
-
4钟辉生.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三大“潜规则”及实验证伪[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58-59. 被引量:4
-
5杨晓东.新制氢氧化铜若干问题的探究[J].化学教学,2012(9):53-56. 被引量:10
-
6陈廷俊.对乙醛还原氢氧化铜实验现象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3,34(3):68-69. 被引量:4
-
7魏植槐,顾秀秀.对菲林试剂检验还原糖实验常见问题的讨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6):26-27. 被引量:1
-
8王春.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条件分析及产物成分探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3):87-91. 被引量:3
-
9周怡,刘晓玲.正交实验法探究乙醛与氢氧化铜演示实验的最适条件[J].化学教与学,2021(1):85-87.
-
10王春阳,王蓝蓝,王后雄.振荡出来的眼镜[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1):51-52. 被引量:1
-
1范瑞顺.头脑奥林匹克[J].科学大众(中学生),2000,0(12):46-47.
-
2董文.辛勤育得百花笑[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12):39-40.
-
3唐闻捷.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7):80-81. 被引量:23
-
4李海峰.高一化学能力月月赛(12)[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2006,0(9):86-86.
-
5做个泡沫游戏[J].学与玩,2013(4):20-20.
-
6单亚年.初中化学“酸碱盐”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J].中学化学,2016,0(6):23-24. 被引量:1
-
7张碧波,梁善浩.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探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32(7):40-43. 被引量:1
-
8王燕.我要做个“天使”[J].青少年日记,2002,0(11):30-30.
-
9许弟光.苯叉丙酮合成实验的改进[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11(2):64-64.
-
10赵俊辉.过滤烦恼[J].新语文学习(教师),2006,0(2):12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