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首届讨论会于1997年11月在厦门召开。若干海外学者以个人身份参加了会议。这里选刊的是会议第一天的几篇发言。这些发言触及中心霸权话语消解以后新世纪文化的多元性,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重构和走向世界;文化和文学研究必须注重“过程”,特别要注重其讲述和创作的“环境”或“展演”(performance),重视传播者、接受者和研究者的再诠释;必须警惕文化保守主义的抬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开放和刺激,但又必须建立具有自己话语规则和系统的中国学派,他山、我山“两石并用”;诗歌和诗学进入人类学;“文本/田野”互动,共有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共享;学科相撞才能达成跨文化和跨国界的融会贯通。所以,有人认为,“人类学的文学(批评)是最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所谓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中国话语正在形成。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3-,45+47+44+46+48,共6页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