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冲破严冬阴霾的春燕──论朦胧诗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对当代文学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重新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朦胧诗”是转型期的产物,它的特征是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在美学上,它有许多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规范。
作者
刘士杰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29-36,共8页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朦胧诗
历史功绩
转型
美学价值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林莽.并未被埋葬的诗人——食指[J]诗探索,1994(02).
被引量:1
2
王光明著..艰难的指向 “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261.
同被引文献
12
1
袁进.
从新教传教士的译诗看新诗形式的发端[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4):26-33.
被引量:8
2
李怡.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J]
.文学评论,1997(5):148-157.
被引量:24
3
富治平.
论《女神》中的虚词[J]
.郭沫若学刊,2004(4):59-64.
被引量:3
4
李金涛.
“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对考察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意义[J]
.文学评论,2005(6):114-118.
被引量:2
5
王泽龙.
“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7(5):171-180.
被引量:27
6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被引量:27
7
骆寒超,陈玉兰.中国诗学·第一部形式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8
陈仲义.新诗难以定型的内在深层原因[A].中国前沿诗歌聚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12.
被引量:1
9
王维.
朦胧诗的语言特质[J]
.湖北社会科学,2008(8):109-112.
被引量:1
10
王家新.
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J]
.文艺研究,2011(10):24-3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钱韧韧.
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114-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翠莹.
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徐志摩爱情诗歌的认知诗学阐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29-31.
被引量:1
1
浪波.
臆说“观散文”[J]
.散文百家,2004,0(15):1-1.
2
钱少武.
论废名诗评中的“自然”[J]
.江汉论坛,2014(7):107-109.
3
海之湄.
清秋女子[J]
.珠江水运,2013(17):33-33.
4
官海.
你曾经是文学青年吗?[J]
.乡音,2011(2):42-43.
5
李海亮.
古树新花——品味流行歌曲中的古典情怀[J]
.信息教研周刊,2011(5):35-35.
6
张伟,梦非.
云朵上的民族[J]
.草地,2008(2):61-62.
7
何刚.
乡土的回声(组诗)[J]
.岁月(原创),2007,0(4):31-32.
8
朱振武,高莉敏.
科学、文化与现代主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68-72.
被引量:3
9
吴秉杰.
历史无情人有情——序《新时期中篇小说荟萃》[J]
.小说评论,1989(1):11-14.
10
吴秉杰.
两种不同的文学话语——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J]
.文学评论,1990(2):24-33.
被引量:5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