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藏高原地区麦作农业起源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已记载的藏文史料,发掘出的农业文化遗存及词源学等方面,考证了西藏高原地区青稞起源与栽培的问题;结合该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野生大麦类型之事例,认为,早在远古时代,青稞已被生活在高原上的先民发现,并作为饲草和粮食作物进行栽培。因而从农业文化角度佐证,西藏高原地区极有可能是中国栽培大麦起源中心之一。同时青稞是藏民族文化主体,也由此构画出了高原农耕文化的轮廓。
作者
张亚生
金涛
尼玛扎西
关卫星
李宝海
拉巴
机构地区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
西藏农牧科学院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11,共8页
Tibe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青稞
起源
探讨
西藏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恰巴.次旦平措,诺昌.乌坚,巴桑罗布,格桑益西.
《西藏简明通史》(选载)[J]
.西藏研究,1990(3):21-29.
被引量:2
2
晏春元.
从藏文字的渊源探讨象雄为嘉绒藏区[J]
.西藏研究,1990(3):123-125.
被引量:3
3
恰白.次旦平措,丹增.
藏文古代史料举要[J]
.中国藏学,1988(2):44-50.
被引量:5
4
诺曼.哈蒙德,杨建华.
关于西亚农业起源的几个问题[J]
.农业考古,1988(1):110-117.
被引量:6
5
佟屏亚著..农作物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217.
共引文献
12
1
毛中华.
从塞康到楼阁式佛殿:强准祖拉康与吐蕃佛教前弘期佛殿建筑新风格的形成[J]
.藏学学刊,2019(1):126-159.
被引量:3
2
徐旺生.
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J]
.古今农业,1996(3):1-13.
被引量:1
3
徐志民.
著名藏学家恰白·次旦平措史学思想述论[J]
.西藏研究,2011(5):28-37.
4
石涛.
近东地区的早期动物驯化[J]
.四川文物,2013(2):32-39.
5
陈明远,金岷彬.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十) 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2014(10):16-35.
被引量:2
6
陈明远.
甲金文验古学(之十) 甲金文原初字根的字音组合[J]
.社会科学论坛,2016(3):17-31.
7
杨锋,李帅,夏吾卡先,强巴次仁,徐承炎霍大清.
西藏琼结县青瓦达孜遗址的调查与试掘[J]
.考古,2017(3):50-64.
被引量:1
8
霍巍.
青瓦达孜遗址考古侧记[J]
.中国藏学,2017,0(2):135-143.
被引量:3
9
尕藏扎西.
象雄文明研究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26(6):11-18.
被引量:4
10
朝告才让.
文本与记忆:嘉绒族源与象雄琼氏部落[J]
.青藏高原论坛,2019,7(4):56-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
1
马得泉,戴先凯,洛桑更堆,干志峰.
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2,25(3):44-4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徐珍媚,邓光兵,张海莉,梁俊俊,苏燕,李莉岚,龙海,余懋群.
基于BSA分析定位控制西藏大麦侧小穗发育的基因[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6):1350-13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田玉,马春红,宋丽华,温之雨,董文琦,赵璞.
数量遗传性状基因定位方法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21,25(5):88-91.
被引量:2
1
扎西普顿,普珍.
西藏高原地区灌溉制度(畦灌法)制定方法的研究[J]
.西藏科技,2012(10):3-5.
被引量:5
2
代万安,德庆卓嘎,杨杰,陈翰秋,罗布,周军.
西藏设施蔬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西藏农业科技,2012,34(3):20-22.
3
强巴洛珠.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
.西藏科技,2016(8):6-7.
被引量:1
4
何泽良,范庭梧,张军,苏春雨.
西藏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中波斯菊种植的试验[J]
.云南水力发电,2017,33(2):74-76.
被引量:2
5
司金.
石油可以“种”出来[J]
.云南林业,2006,27(3):31-31.
6
高峰.
石油可以“种”出来[J]
.中国石化,2009(9):48-48.
7
严文明.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J]
.农业考古,1989(2):72-83.
被引量:70
8
钟志明,张宪洲,成升魁.
西藏拉萨河谷地区冬小麦施氮效应灰色关联度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1):106-109.
被引量:7
9
刘军社.
黄河流域史前粟作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J]
.农业考古,2000(3):42-44.
被引量:9
10
宿爱云.
《齐民要术》粮食作物词语命名考[J]
.农业考古,2012(3):187-190.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