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虹》的意象特征。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0
-
1熊沐清.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及糅合——劳伦斯叙事的二重性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2001,23(2):30-36. 被引量:12
-
2董俊峰,赵春华.国内劳伦斯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115-118. 被引量:36
-
3朱婷婷.《虹》:转喻和隐喻[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79-82. 被引量:5
-
4张思武.必须有一个新世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5):63-70. 被引量:1
-
5蒋承勇,灵剑.论劳伦斯《虹》的多重复合式叙述结构[J].外国文学评论,1996(1):39-45. 被引量:7
-
6蒙雪琴.现代性挤压下的现实主义反动——评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104-109. 被引量:3
-
7周新民.文学现代性的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J].学术研究,2007(4):12-14. 被引量:8
-
8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1):24-35. 被引量:163
-
9王安.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8,23(1):142-145. 被引量:49
-
10袁静妤.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116-120. 被引量:3
-
1吴莉.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6):130-132. 被引量:2
-
2潘大华.哲理诗谈片[J].写作(中),1994,0(7):16-17.
-
3吴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4-195. 被引量:3
-
4王淑秧.也谈新时期的哲理小说[J].小说评论,1989(3):45-48.
-
5毛庆.屈骚语言的流动美及其影响[J].荆州师专学报,1994,17(4):64-69.
-
6钟渔.对岸(组诗)[J].草原,2012(7):72-73.
-
7王岩.谈《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哲理美[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0-21. 被引量:3
-
8张晓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3,0(4X):55-55.
-
9陈文兵.清新美、沉雄美、哲理美——论冯雪峰诗歌的审美特征[J].开封大学学报,2007,21(2):48-51. 被引量:1
-
10雷丽平.艾青诗歌的哲理美[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