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过失共同犯罪刍议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过失犯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国内外刑法学界争议颇多。我国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界的通说都认为过失犯罪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各个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只能是共同的故意而不可能存在共同的过失,亦不可能存在故意和过失并存的主观内容。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过失共同犯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作者
谢丽华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公安研究》
2003年第6期89-92,共4页
Policing Studies
关键词
共同犯罪
过失共同犯罪
共同过失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阴建峰.
论共同过失犯罪[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3):23-29.
被引量:32
2
马克昌.
评资产阶级关于共犯的学说[J]
.法学评论,1984,2(4):13-25.
被引量:5
3
林亚刚著..犯罪过失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21.
4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12.
5
陈忠林著..意大利刑法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07.
6
赵秉志主编..新刑法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1870.
7
何秉松主编,裴广川等.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8
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52.
9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816.
共引文献
34
1
赵静.
论共同过失正犯[J]
.学术探索,2003(S1):124-127.
2
郑赫南.
试论过失共同犯罪及其相关问题[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6):69-73.
被引量:1
3
袁志明.
试论共同过失犯罪及在我国刑法中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6(24):17-18.
4
陈兴良.
论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6):21-26.
被引量:2
5
杜波.
对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2):70-74.
被引量:2
6
姜涛.
共同危险行为——刑法学研究的新视野[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15-21.
7
彭清燕.
略论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7):102-105.
被引量:2
8
康均心,车英.
马克昌刑法学思想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6):725-742.
被引量:1
9
刘朝阳.
共同过失犯罪新论[J]
.政治与法律,2005(6):135-137.
被引量:15
10
钟李钧.
论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J]
.理论观察,2006(3):86-8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
1
喻玫.
过失共犯理论探究及其类型展开[J]
.河北法学,2010,28(6):117-1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高洁.
对两类特殊类型意思联络的犯罪构成共犯的探讨[J]
.法制博览,2018(11):136-136.
1
王礼仁.
盗窃罪主观内容之我见[J]
.法学评论,1990,8(3):70-71.
被引量:1
2
王琦,花景珠.
浅论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形式[J]
.消费导刊,2007,0(10):120-120.
3
郑梦凌.
论金融诈骗犯罪中的犯罪目的[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72-76.
4
吴学斌,俞娟.
徇私枉法罪的基本问题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5(2):94-98.
被引量:3
5
程国栋.
交通肇事罪之共同犯罪研究[J]
.研究生法学,2012(6):82-91.
被引量:1
6
朱宇晖,朱小川,吴允锋.
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内容的分析——兼论“应知”的刑法学意义[J]
.江南论坛,2003(6):27-28.
被引量:1
7
余政.
归位与证明:金融诈骗中非法占有为目的[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3(3):45-50.
8
李宏杰,鲍新则.
三论金融诈骗犯罪主观方面[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3):66-74.
被引量:2
9
王学卫.
中日绑架罪之比较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B12):25-28.
被引量:1
10
吴登伟.
从盗窃罪的法益出发谈该罪的判断路径[J]
.法律与监督,2009(7):39-41.
公安研究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