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唐诗》中有近100位诗人写到杜鹃,出现杜鹃意象的诗歌共有200余首。本文旨在对杜鹃最早作为"鸠占鹊巢"爱情鸟象征原型的意象溯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杜鹃意象在"望帝化鹃"典故中的人文意蕴。杜鹃意象包含了三层意蕴:第一,声音,其鸣若曰不如归去;第二,身份,亡国的冤屈帝王;第三,行为,啼血化魂。唐诗中的杜鹃意象便沿着这些意蕴拓展开来,或来自游子思乡之诗,陈述凄惨的身世之痛;或来自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作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怨曲,从而使杜鹃这一自然物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文意蕴不断丰富起来。
出处
《沧桑》
2007年第5期224-226,245,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