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事立案是独立、必经的诉讼阶段,是刑事诉讼的启动标志,由此带来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诸多缺陷。未来刑事诉讼立法应当削弱刑事立案的独立程序地位,将其纳入侦查程序之中,以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启动程序。
作者
施俊镇
机构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
出处
《公安研究》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Policing Studies
关键词
刑事立案
启动程序
缺陷
重构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徐静村.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J]
.现代法学,2003,25(3):3-9.
被引量:25
2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2002.
3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28.
4
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27.
5
(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Peter,G.Renstorm)编,贺卫方等译..美国法律辞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80.
6
邹明理.侦查学[M]法律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7
樊崇义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22.
共引文献
24
1
杨荣元,郝佩敏.
证据制度的独立化以及职业化——公证制度[J]
.中国司法,2004(8):47-51.
被引量:1
2
田中臣.
对我国公诉证明标准的重构与完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52-57.
被引量:3
3
孙洪坤,孙建伟.
我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61-64.
被引量:1
4
魏琼.
沉默权的制度设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59-62.
被引量:3
5
刘玲,李勇.
浅论刑事诉讼法的再修订——以落实联合国相关国际人权公约为视角[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3):87-92.
6
曹贤信,颜宏辉.
刑事审判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108-112.
被引量:2
7
任华哲,程媛媛.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反思[J]
.法学评论,2008(2):101-106.
被引量:4
8
曹治华.
试论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J]
.政法学刊,2008,25(6):66-69.
被引量:1
9
闫小军.
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有限制”沉默权制度[J]
.社科纵横,2009,24(2):79-81.
被引量:1
10
闫小军.
我国人权保障中“有限制”沉默权制度[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1):136-13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
1
孙长永,高峰.
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制度探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6(2):184-189.
被引量:20
2
龙宗智.
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
.法学研究,2007,29(3):133-143.
被引量:90
3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被引量:8
4
[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一卷·刑事侦查)[M].吴宏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2
5
万毅.程序正义的重心-底限正义视野下的侦查程序[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65.
被引量:2
6
[德]克劳思·罗科信 吴丽琪 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被引量:84
7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M].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338.
被引量:4
8
王新清,甄贞,李蓉.刑事诉讼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0.
被引量:5
9
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37-44.
被引量:2
10
2012年10月16日修订颁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173条.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林艺芳.
论侦查启动模式——以立案与初查为线索[J]
.理论界,2014(9):63-6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韩晗.
“紧急侦查”的法理阐释及其制度建构[J]
.师大法学,2022(1):134-146.
2
高莹欣.
论初查的合理定位——以立案、侦查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4):123-124.
被引量:1
3
李晓东,徐前.
刑事一体化视域下预测性侦查的法律证成与实践应用[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2(4):65-75.
被引量:6
4
林艺芳.
监察初核证据取得刑事证据资格问题研究[J]
.犯罪研究,2023(4):2-9.
被引量:3
1
刘小芳.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J]
.商,2014(3):155-155.
2
王红霞.
域外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J]
.太原科技,2008(12):27-28.
3
郭贾琦.
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6):76-79.
4
吕征.
我国普通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反思与重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1):126-127.
5
吴亚平.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的几个问题[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9(1):24-26.
被引量:2
6
王琳琳,杨杨.
刑事和解程序适用现状实证探祈[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1):139-139.
7
项彬.
对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1):61-63.
8
杨在平,王红霞.
试论以侦查作为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然性[J]
.理论探索,2010(1):126-130.
被引量:1
9
胡恩飞,慕早.
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诉讼启动程序改造[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8(2):59-62.
被引量:1
10
王培韧.
简易程序应是一个独立程序[J]
.山东法学,1987,2(4):6-9.
公安研究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