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仙依然绽放——从《水仙》看华兹华斯的生态诗学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最伟大的自然阐释者之一,诗人华兹华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并将这一理念带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湖畔诗人的生态思想逐渐为评论家发现研究。本文将尝试重读《水仙》,来探讨华兹华斯的生态诗学思想。诗人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精神的关系。诗中流露出了鲜明的生态诗学思想。
作者
汤红
机构地区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7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水仙
自然
生态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袁宪军.
自然的意义:解读华兹华斯“丁登寺”诗[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2):72-87.
被引量:6
2
朱新福.
《白噪音》中的生态意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5):109-114.
被引量:31
3
赵霞.
自然的和谐,精神的愉悦——从生态文学的角度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诗[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3):29-31.
被引量:2
4
鲁春芳.
重读华兹华斯 追溯人类生态意识渊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2):87-89.
被引量:6
5
袁宪军.
“水仙”与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5):56-61.
被引量:22
6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 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1647113 .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1]Jonathan Bate. The Song on the Earth[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被引量:1
2
[2]Jay Parini. The greening of the humanities[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95.
被引量:1
3
[3]Rachel Carson. Witness for Nature[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 1997.
被引量:1
4
[4]Donald Worster. 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 [ 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被引量:1
5
[6]刘意青,罗凡.当代欧美文学纵横谈[M].民族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6
[8]扬德豫.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7
[11]黄杲忻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8
Bonca, Cornel. " Don DeLillo' s White Noise: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the Species. " College Literature 23.2 (1996) : 126 -38.
被引量:1
9
DeLillo, Don. White Nois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6.
被引量:1
10
Keesey, Douglas. Don DeLillo. Twayne' s United States Authors Series 629. New York: Macmillan / Twayne, 19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1
1
董新.
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情感诉求[J]
.长城,2009(8):71-72.
2
陈蓉蓉.
鉴赏水仙——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
被引量:5
3
李旭,何长仁.
自然的歌者——对威廉·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解读[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3):101-103.
被引量:1
4
和淑霞.
浪漫主义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兹华斯的《独自云游》[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0-22.
被引量:2
5
王英宏.
不同的文化 相同的感悟——评徐志摩和华兹华斯的现代诗[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146-148.
被引量:1
6
吴宪.
徜徉于大自然中的歌者——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J]
.科技信息,2008(32):195-195.
7
韩文菊.
华兹华斯《致杜鹃》音韵形式赏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402-403.
被引量:1
8
陈红,成祖堰.
《白噪音》的叙事策略与文体风格[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3):76-84.
被引量:4
9
张长辉.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鹰眼形象解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6-78.
被引量:2
10
陈俊松.
让小说永葆生命力:唐·德里罗访谈录(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1):1-11.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40
1
郭伏良,高娜.
《日出》人物性格及相互关系的语用学审视[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5):120-122.
被引量:6
2
祁国宏,许结.
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评述[J]
.文史哲,2007(6):20-26.
被引量:1
3
赵险峰,王静.
东汉时期燕赵文人的思想文化特征[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57-60.
被引量:1
4
冀秀美.
六朝“清绮”辨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3):89-93.
被引量:1
5
刘象愚.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3):33-42.
被引量:18
6
田俊武,唐博.
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杀妻情结[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8):42-46.
被引量:2
7
孙彩霞.
略论李白入世出世“两无从”的双重矛盾[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5):100-100.
被引量:1
8
葛桂录.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30年[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47-54.
被引量:2
9
左汉林.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辩证[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6):105-111.
被引量:4
10
夏淑云.
唐诗中的“高”义解诂—兼训“高秋”、“高风”、“高兴”[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6):112-1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莹.
近几年来中国学术期刊文学研究综述[J]
.重庆与世界,2010,27(11):73-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闫洁.
基于语料库的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立项热点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62-64.
被引量:1
1
李一平.
《水仙》[J]
.艺术品鉴,2017,0(3X):8-8.
2
梅疏影.
水仙[J]
.中国韵文学刊,2016,0(2):119-119.
3
田间.
水仙[J]
.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低年级),2009(12):1-1.
4
李宁.
试析《水仙》(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2):21-22.
5
孙海义.
安居在春光里[J]
.海中洲,2000(1):20-20.
6
唐弢.
水仙[J]
.文苑,2009(3):35-35.
7
刘泳恩.
自然界的心理疗伤[J]
.海外英语,2012(11):45-45.
8
李清树.
水仙[J]
.诗词月刊,2016(11):71-71.
9
杨清.
水仙[J]
.老年世界,2012(1):35-35.
10
董霞.
探究华兹华斯《水仙》的创作观与自然观[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2Z):37-38.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