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克拉玛依学刊》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Journal of Karamay
共引文献56
-
1程结晶,黎光明.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农业考古,2006(3):320-323. 被引量:2
-
2程结晶,黎光明.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调查[J].农业考古,2005(6):462-466.
-
3王庆军.采访与被采访的价值冲突——对我国转型期出现“付费采访”现象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24):134-136.
-
4和学新.现实生活与学生主体性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1(2):6-10. 被引量:18
-
5吴凤芳,于海波.如何培养中国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232-233.
-
6王建平.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15):19-20.
-
7陈章龙.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10. 被引量:23
-
8陈晋胜,安明贤,王俊海.群体性事件的文化成因分析[J].理论探索,2005(6):11-13. 被引量:12
-
9陈宇.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67-69. 被引量:8
-
10常燕萍.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困惑及消除[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X):80-82.
同被引文献18
-
1宋永平.“经济人”与“道德人”之价值冲突[J].人文杂志,1997(1):21-23. 被引量:9
-
2兰久富.价值观念冲突的深层意蕴[J].人文杂志,1996(2):42-44. 被引量:9
-
3江畅.论价值冲突[J].人文杂志,1994(2):24-29. 被引量:8
-
4王书道.当代世界价值冲突的实质与根源[J].理论与现代化,2004(6):33-36. 被引量:7
-
5李后梅.价值冲突的根源及性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8. 被引量:7
-
6江传月.对国内价值冲突研究的几点意见[J].理论界,2005(1):78-79. 被引量:10
-
7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2):149-155. 被引量:18
-
8陈宇.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2):67-69. 被引量:8
-
9陈士兵.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1):11-13. 被引量:4
-
10陈宇.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J].理论参考,2006(5):56-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闫顺利,王学浩.转型中的价值冲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1):36-40. 被引量:8
-
2梁芳美,黎柠宁.现代青年人成长迷茫的沉思[J].科教导刊,2012(5):224-225.
-
3董华.论幸福——当下时代社会幸福观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196-197.
-
4任鹏,娄成武.孝文化视角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其调适[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274-279. 被引量:5
-
5孙宏艳,李景春.简论时尚哲学研究三大主题[J].山东工会论坛,2014,20(1):138-139.
-
1欧阳康,弓建国.论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6(1):13-20.
-
2官鸣.论科学认识的价值评价[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0(3):13-20.
-
3杨广林.论现时代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条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6):27-29. 被引量:4
-
4曹健华,王玉梁.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6):85-89.
-
5陈化,曾天雄.集体主义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价值观[J].求索,2010(12):56-58. 被引量:1
-
6叶枫.职场新人必读[J].企业文化,2011(10):85-85.
-
7石晶.尊重人的价值 促进社会发展[J].组织人事学研究,1999,0(4):30-32.
-
8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能改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2(11):18-18.
-
9赵泽洪,兰庆庆.公共管理中的话语权冲突与重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6):173-177. 被引量:6
-
10陈建宁.论人的价值[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