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易卜生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初"登陆"中国文坛后,易卜生在中国所形成的社会效应以及他在文学界与艺术界所赢得的广泛认同,以及对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任何外国戏剧家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易卜生在思想及戏剧艺术两方面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所展现的启蒙与指导意义,并使这批艺术家们将易卜生归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与剧本创作的双重楷模,而这样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
罗闻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传承》
2010年第2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中国
娜拉
现代性
分类号
I53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宋宝珍.
易卜生与百年中国话剧[J]
.中国图书评论,2007,30(1):14-20.
被引量:4
2
胡星亮.
论“五四”社会问题剧[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4):54-62.
被引量:9
3
刘珏.
论易卜生与中国现代戏剧的价值导向[J]
.东疆学刊,1990,7(4):43-51.
被引量:2
4
何凝(瞿秋白)编,鲁迅.鲁迅杂感选集[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5
高国甫著..易卜生评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431.
6
茅于美著..易卜生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150.
7
欧阳予倩著..自我演戏以来 1907-1928[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10.
8
陈瘦竹著..易卜生“玩偶之家”研究[M],1958:6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1918,(6).
被引量:109
2
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63
3
曹禺.《<雷雨>的写作》,田本相等主编.《曹禺全集》第5卷第9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被引量:2
4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易卜生戏剧集》(2),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被引量:2
5
李健吾.《雷雨》,《李健吾文学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被引量:2
6
葛一虹.《易卜生是联系中挪人民的纽带》,《易卜生研究论文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7
冀淑平.《我是怎样扮演娜拉的》,《易卜生研究论文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8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鲁迅.热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
1
黎学文.
用的选择:“易卜生主义”在中国的发生[J]
.戏剧文学,2007(6):39-42.
被引量:2
2
周安华.
20世纪中国问题剧的艺术审视[J]
.戏剧艺术,2000(6):33-40.
被引量:2
3
蒋卫武.
“用心”是他成功的秘笈[J]
.经纪人,2006(2):64-64.
4
胡静.
易卜生与现代中国戏剧思潮[J]
.外国文学研究,2008,30(2):133-140.
被引量:3
5
彭石玉,陈智平,陈越.
易卜生的中国文化生态图谱[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2):65-71.
被引量:1
6
曾宪章,程瑛.
略论“五四”启蒙思想与熊佛西个体精神特征的建构[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4):61-63.
被引量:1
7
杜馨.
浅析“五四”时期近代戏剧的演变——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型[J]
.时代教育,2015,0(20):73-73.
8
张楷.
对“开明版”《雷雨》的一种全新考察[J]
.北京社会科学,2016(2):56-63.
被引量:1
9
王彬.
论胡适社会问题剧译介中的道德宣传力建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1):88-91.
10
徐子娴.
“唇”:《雷雨》人物情感的诗意书写[J]
.生活教育,2022(4):57-60.
1
来信[J]
.南方人物周刊,2009(33):4-4.
2
袁强.
论西方文化对三十年代初胡适人权思想的影响[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7-10.
3
邢杰,张建新.
迟到的慰藉[J]
.人大建设,1999,0(5):41-43.
4
鲁迅警句[J]
.乡镇论坛,1990(4):11-11.
5
美是秩序的光彩[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9(6):25-25.
6
徐莹.
“‘娜拉的姐妹们’——当代中国女性的角色”研讨会观点简介[J]
.妇女研究论丛,2007(3):71-71.
7
周延良.
做精神上的富有者[J]
.前线,1996(6):47-47.
8
邹彭莹,曹丽霞.
五四时期“易卜生热”背后的翻译的政治性[J]
.文学界(理论版),2011(7):76-77.
被引量:1
9
方杰.
“梅花”绽放劫余后[J]
.档案春秋,2013(4):11-14.
10
谁是英国千年第一人[J]
.国际人才交流,1999(9):54-54.
传承
2010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