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台湾社会的公民与道德——“青年自觉运动”的启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这几年,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和关于大陆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加,一些关于大陆的负面消息,也透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台湾,其中,"公德"、"修养"与"文明",是不少台湾民众和媒体喜欢议论的话题。每次拜读这些作品,我都回想起台湾曾经到处竖立、张贴的标语"请勿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各式各样提倡公德和"精神文明"的口号。这也让我反复思考:台湾社会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公民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谈到"公德"或"德性"等问题,很多人是从个人如何"自觉"、如何"服从规范"出发,这样的角度并非全错,不过却有"见树不见林"之憾。为什么在有些社会里,人们做得到"自觉",有的社会不行?"规范"是谁制定、如何制定的。
作者 杨伟中
出处 《文化纵横》 2010年第5期107-111,共5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