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按照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创立的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种模式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对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者
王玉玲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Journal of Yun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影响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余子君.
苏联模式形成原因之我见[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35-36.
被引量:3
2
刘继峰.
对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与郑易平先生商榷[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52-55.
被引量:2
3
汤德森.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评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5(4):16-18.
被引量:9
4
周新城.
“斯大林模式”辨析[J]
.求实,2005(2):64-66.
被引量:4
5
毕克,周必文.
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J]
.社会主义研究,1985(1):64-7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申中悟.
斯大林模式是“历史的错位”吗?——与毛立言商榷[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88-93.
被引量:4
2
沈宗武.
斯大林模式重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59-64.
被引量:6
3
郑易平,龚海林.
也谈客观、全面重评斯大林模式——与沈宗武先生商榷[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0-45.
被引量:4
4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被引量:1
5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6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7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被引量:31
8
.斯大林选集 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被引量:1
9
赵文亮.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02).
被引量:1
10
[苏]列宁(В·И·Ленин) 著,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列宁全集[M]. 人民出版社, 198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彭萍萍.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149-154.
被引量:3
2
粟迎春.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斯大林问题研究综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54-59.
被引量:1
3
徐海燕.
中外学者论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9(3):82-86.
4
徐海燕.
浅论苏联三种社会主义建设方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22-25.
5
王浩斌.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精神实质及历史教训[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77-82.
6
孙利国.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J]
.中共党史研究,2011(2):100-107.
被引量:1
7
孙国军.
论斯大林模式[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26-28.
被引量:1
8
李冬.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2(6):242-242.
9
汪涛,郑云天.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46-49.
10
刘薇.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J]
.学理论,2015(2):130-131.
同被引文献
4
1
谢江平.
反面乌托邦与反乌托邦[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10-13.
被引量:12
2
王越芬,许丹丹.
论斯大林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J]
.世纪桥,2009(7):29-29.
被引量:2
3
刘丹忱.
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人类理想社会的求索历程[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34-38.
被引量:4
4
高继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J]
.理论学刊,2011(4):15-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宇,董雪楠.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理论及影响[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8):391-392.
2
何佳玲,朱小翠.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何处才是理想家园?[J]
.青年文学家,2016,0(8X):65-65.
1
龚旭芳.
关于几种“社会主义”的认识[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2):57-59.
2
徐崇温.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6):11-13.
3
《邓小平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
.科学社会主义,2004(6):71-71.
4
刘常喜.
前苏联民族问题探讨[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5(4):75-79.
5
李哲.
关于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7(2):18-22.
6
梁玉秋.
对“斯大林模式”的哲学沉思[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5-17.
7
俞良早.
论列宁主义的东方意义[J]
.江汉论坛,1991(2):1-6.
8
商志晓.
对新理论和新实践的新阐释——读《世纪曙光》[J]
.理论学刊,1999(4):125-125.
9
潘黎明,刘笑盈.
苏联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新理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5):70-74.
10
姜旭之,孙向明.
改革,历史的选择[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1-4.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