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通儒(1909——1969),又名赵仰普,陕西子长人。1924年秋入绥德四师,不久入团,1925年转党。大革命时期曾任绥德团地委书记、党地委委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恢复陕北十余县党组织,是成立陕北特委的主要组织者,历任特委委员、绥德县委书记,清涧中心县委书记兼陕北特委南路特派员等职。1930年春以陕北特委驻北平代表身份赴北平,接通了陕北特委与北方局的关系。在北平求学五年,身份为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学院、法商学院学生,在参加地下工作的同时,师从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达教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1935年春回陕北入苏区,参加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领导军民围困解放了瓦窑堡,迎接党中央进驻了瓦窑堡。抗战时期两任伊克昭盟工委书记,是我党民族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建国后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秘书长。1969年去世。赵通儒是陕北最早加入党与团的十人之一,也是十人中始终留在党内并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惟一一人。他参加了西北党团的创建工作,是土地革命早期陕北特委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既是革命的亲历者,又具有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根底,在西北党内是公认的文化理论水平最高的"红秀才",建国后长期养病赋闲,留下了大量文字资料,其中学术价值最大、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完整著作是21万字的《陕北各县早期党史资料》。《资料》共收集了27篇文章,包括两篇序文和两篇总论,七篇早期陕北特委七次重要会议的回忆录,以及中共在安定、绥德、榆林、清涧等16个县产生、发展和早期活动的情况。七篇会议回忆录写成于1951年6月,其余则写于1957年5月至1958年6月。《资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读者穿越百年岁月的时空隧道,置身于清末到1935年的陕北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语言、风俗、�
出处
《延安文学》
2011年第1期138-155,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