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离骚》比兴形态早于《诗经》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离骚》比兴形态早于《诗经》自从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的说法之后,这一观点一直被人们反复征引,近两千年来还很少有人怀疑王逸观点的正确性。但是《离骚》依《诗》取兴说根本无法解释《诗》《骚》比兴不同的原因。正如人...
作者
陈桐生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3-155,共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离骚》
《九歌》
主人公
《诗经》
比兴
巫文化
“求女”
巫术思维
屈原
艺术形式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1
李金坤.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思维的巨大飞跃──论《楚辞》对《诗经》“比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
.高校教育管理,1998(1):39-47.
被引量:2
2
郭杰.
论屈原艺术想象的独创性[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84-89.
被引量:6
3
黄桂凤.
《楚辞》对比兴的发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58-61.
被引量:1
4
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642-643.
被引量:34
5
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被引量:161
6
[法]列维·布留尔 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被引量:40
7
王阳明.传习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4.
被引量:22
8
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83
9
袁行霈.中国文学吏·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3.
被引量:1
10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1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李金坤.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思维的巨大飞跃──论《楚辞》对《诗经》“比兴”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
.高校教育管理,1998(1):39-47.
被引量:2
2
包莉秋,王圣.
论汉大赋中的对象化思维及其理性品格[J]
.社会科学家,2007,22(2):27-29.
3
王圣.
比兴的原始思维特征[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66-68.
被引量:2
4
薛文素.
原始互渗思维在中国古典文学意境创造中的运用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4):105-107.
被引量:1
5
汤力伟.
《诗经》的比与楚辞象征手法无承继关系[J]
.武陵学刊,2015,40(1):101-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圣.
比兴的原始思维特征[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66-68.
被引量:2
2
郭文姝.
试论《诗经》的语用美[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45-46.
3
李金坤.
刘勰楚辞观简论——以《文心雕龙·辨骚》篇为中心[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1):9-14.
被引量:1
4
梁文勤.
从菜蔬到芳草:汉语诗歌隐喻之滥觞[J]
.中国韵文学刊,2020,34(3):1-8.
被引量:1
5
常丽娜.
《诗经》“兴”体的宗教源起及兴“隐”的审美特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6):24-30.
6
孙信信.
空间叙事视域下的余华《文城》解读[J]
.甘肃高师学报,2022,27(4):58-63.
被引量:1
1
卫俪.
元杂剧中的梦意象及其文化解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258-260.
被引量:1
2
鲍昌.
《诗·召南·殷其靁》新解[J]
.文学评论,1980(6):73-75.
3
姚天金.
读史记得四题[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5(6):54-56.
4
赵敏俐.
我们有责任汇刊楚辞文献[J]
.博览群书,2014(10):38-40.
5
郑飞.
读《狂人日记》有感[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A01):39-39.
6
任祥.
竹子的故事[J]
.书摘,2012(12):105-107.
7
王立,纪芳.
《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品读[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123-124.
8
臧卢璐.
“画中人”型故事探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25-26.
被引量:1
9
下期早知道[J]
.今古传奇(武侠版),2017,0(2):159-159.
10
于雪棠.
《离骚》映示的时间意识及其对神话思维的承袭与超越[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5,16(3):31-35.
被引量:1
文艺研究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