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空间感与小说艺术的深层表现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宋代画家郭熙曾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提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三远”法: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中国绘画讲“三远”与西方视学只有“一远”不同。它有三个透视点,这三个透视点都是从人的心理出发的,这“仰”、“窥”、“望”,表现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把握。宗白华先生说用这种透视法创作的中国画,其空间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中国绘画这种透视法。
作者 王立祥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18,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