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康德哲学的意义──《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康德认识论研究》序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3-75,共3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
1叶汝贤,张以明.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实践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26-32. 被引量:2
-
2马俊峰,张德全.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12-16. 被引量:2
-
3林京耀,陈筠泉.对王亚南同志《再论〈资本论〉的方法》一文的商榷[J].哲学研究,1963(4):66-79. 被引量:2
-
4包遵信.再谈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评价问题[J].哲学研究,1980(9):62-67. 被引量:1
-
5雷龙乾.形而上学及其流变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4):94-97. 被引量:1
-
6朱晓鹏.论老子否定性的形而上学方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0,22(6):38-40.
-
7张盛彬.形而上学方法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批判极左思潮对方法论的歪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5-10.
-
8曹永福.定义法研究人的本质的缺陷[J].学理论,2010(36):26-27.
-
9张盛彬.辩证逻辑质疑[J].江淮论坛,1997(1):55-58.
-
10陈坚.天生我儒必有用——读《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