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参考文献1
-
1[英]李斯托威尔(Listowel) 著,蒋孔阳.近代美学史评述[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2
-
1戚雪柯.符号学视域下吉祥物“冰墩墩”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J].新闻传播,2022(14):14-16. 被引量:3
-
2闫玉清,赵兴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9):1-11. 被引量:2
-
3张燕玲.中西移情观念的差异[J].文艺理论研究,1998(3):34-39. 被引量:1
-
4胡经之,王岳川.论审美体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4):3-11. 被引量:15
-
5邓晓芒.人的本质力量与移情[J].哲学动态,1983(1):30-33. 被引量:2
-
6杜黎均.中西审美移情论比较[J].文艺理论研究,1991(3):46-52. 被引量:7
-
7周安平,董小玉.试论产生移情现象的心理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1987(2):74-79. 被引量:9
-
8李福芹,叶文君,陈丽.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4,17(3):150-154. 被引量:17
-
9瞿明刚.论审美移情的机制和形态[J].江苏社会科学,1995(2):106-110. 被引量:6
-
10焦亚东.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移情”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9(1):39-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2
-
1邹欣,刘雪云.知觉经验的连贯性:《山海情》中贫困治理经验的审美共情[J].山东艺术,2023(4):16-23.
-
2薛水明,李更春.“移情说”中西比较的哲学理据[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2):98-101. 被引量:1
-
3郭小坤.“移情”及典型案例再阐释[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6-18.
-
4丁玉来.浅析美学中的移情对于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启示[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0):67-67.
-
5金淑芳,李志.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5(1):46-47. 被引量:2
-
6吕秋琼.浅析地域规划设计中的自我确证[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25(1):74-76.
-
7高良连.中学语文思辨阅读教学策略之“移情”阅读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7):40-45. 被引量:1
-
8田标.审美移情的神经心理基础及其对诗学的启发[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1):213-227. 被引量:1
-
9周丰.审美体验与移情的神经美学新解[J].学习与探索,2019,0(7):148-155. 被引量:7
-
10黄石,朱治通.论游戏的核心艺术评价标准[J].工业工程设计,2020,2(1):11-1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3
-
1李元欣.试论神经美学的视知觉审美认知研究[J].美育,2021(6):18-27. 被引量:2
-
2李琳琳.如何做高职学生的“心灵捕手”[J].职业教育研究,2010(9):126-127.
-
3冯文全,王馨兰.论《弟子规》中“孝”文化的弘扬[J].现代教育科学,2016(11):39-43. 被引量:3
-
4范涛.民间美术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措施研究[J].美术大观,2017(4):146-147. 被引量:8
-
5孙路琛.美术进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13-113.
-
6张琦悦,曹田.基于心流理论的莫高窟景区体验式设计研究[J].工业工程设计,2020,2(2):128-133. 被引量:3
-
7袁瑞佳,余洋.关于视觉传达中极简主义简而不减的新思考[J].工业工程设计,2020,2(2):149-152. 被引量:7
-
8郭肖倩,陈绘.基于无意识行为的老年娱乐产品设计[J].工业工程设计,2020,2(3):113-118. 被引量:3
-
9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2):92-97. 被引量:25
-
10王圣华,罗易扉.塞纳河岸边的放牧:立体主义画派在巴黎的“盛宴”[J].美术,2021(2):128-133. 被引量:4
-
1张燕玲.中西移情观念的差异[J].文艺理论研究,1998(3):34-39. 被引量:1
-
2张百昂.移情实质浅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5(1):80-85. 被引量:1
-
3黎奎.影响移情作用的心理因素[J].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2(2):38-39. 被引量:3
-
4梁达涛.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略论书法审美移情之发生[J].书法赏评,2015(4):21-25.
-
5高建平.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J].文史知识,2015(4):74-80. 被引量:3
-
6黄颖仪.美感的形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207-207.
-
7胡雪冈.我国古代美学的“移情”说[J].文艺理论研究,1995(4):65-71. 被引量:4
-
8罗海滢.浅谈“客观”的评价[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18(1):6-8.
-
9牟春.朱光潜对立普斯“移情说”的接受与理解[J].文艺理论研究,2010(1):132-136. 被引量:6
-
10刘云桢.谈朱光潜美学观念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贡献[J].三明学院学报,2000,18(S2):49-5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