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东正音通释韵考》之华音声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华东正音通释韵考》之华音声母边滢雨一、绪论韩国语与汉语是系属迥异的两种语言,不过因为韩国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便借用了中国文字──汉字为韩语早期的书面语。高丽时代(941—1392)起实施科举制度,汉诗、汉文成了一般文人、学士必备的素养,于是韵书...
作者
边滢雨
出处
《当代韩国》
1995年第2期26-28,共3页
Contemporary Korea
关键词
训民正音
韩国汉字音
韵书
汉音
《古今韵会举要》
华东
中国本土
通释
《礼部韵略》
表音文字
分类号
H55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1
李得春.
《四声通解》今俗音初探[J]
.民族语文,1988(5):29-41.
被引量:15
2
齐琳.
韩语元音与汉语韵母的语音对比及韩语语音教学方法探讨[J]
.文学教育(中),2010(2):82-83.
被引量:10
3
李承子.
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及其特征[J]
.东疆学刊,2005,22(4):57-60.
被引量:4
4
王进安.
《韵学集成》对《古今韵会举要》的传承[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30-233.
被引量:4
5
孙卫国.
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2008(1):109-115.
被引量:15
6
李得春,崔贞爱.
《老乞大》、《朴通事》及其谚解本在朝鲜王朝华语教育中的贡献[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34-38.
被引量:3
7
田以麟.
朝鲜半岛科举制度兴衰刍议[J]
.考试研究,2007,3(1):108-123.
被引量:4
8
李海燕.
汉字楷书字汇域外传播的对照与联系——以中国宋本《玉篇》和韩国《全韵玉篇》为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2):90-94.
被引量:4
9
任少英.
中国韵书传入韩国考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蔡梦麒,皮华林.
中国韵书在朝鲜王朝的传承与演变[J]
.中国文字研究,2018(2):200-2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博.
《古今韵会举要》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动态,2021(3):77-82.
2
张辉.
朝鲜朝(1392~1910)语言规划研究[J]
.语言战略研究,2023,8(2):87-96.
3
张辉,郭璇璇.
《洪武正韵》在朝鲜朝汉语官话“正音”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64(2):88-99.
1
李超.
“褪”字意义考索[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4):78-83.
2
许金平.
《韵学集成·东部》又音研究浅析[J]
.大江周刊(论坛),2012(3):176-177.
3
中国音韵学第十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五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J]
.古汉语研究,1998(4):95-96.
4
陈燕.
论南北朝的“卿”字[J]
.古汉语研究,1998(2):63-66.
被引量:4
5
王进安.
《韵学集成》对《古今韵会举要》的传承[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30-233.
被引量:4
6
李玫莹.
《华音启蒙谚解》中“咧”“否咧”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0):177-178.
被引量:1
7
黄勇.
“汉语-t尾最后消失”说[J]
.古汉语研究,1996(1):18-21.
被引量:3
8
李刚.
萑、■、■三字考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2):53-55.
9
尹佑晋.
汉字与韩国文化[J]
.汉字文化,2003(4):7-9.
被引量:3
10
王剑.
“擂”字该读什么音──读修订本《现汉》杂记[J]
.辞书研究,1998(5):148-150.
当代韩国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